展览预告| 虎虎生威——扬州博物馆虎年生肖艺术展

20

22

虎虎生威——扬州博物馆虎年生肖艺术展

        爆竹声声辞旧岁,虎虎生威迎新春。2022年是农历壬寅虎年,虎作为百兽之王,集华丽与凶猛于一身,常常与龙并称,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藏龙卧虎”“如虎添翼”“虎头虎脑”“将门虎子”等词语,赞扬生活中的人或事物。


        虎虎生威纳吉祥,平安喜乐共安康。辞旧迎新之际,扬州博物馆特举办此次虎年生肖艺术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5家文博单位的29件(套)文物以及刺绣、泥塑等民俗类展品,下面让我们抢先了解一下展览吧!



福虎献瑞——文物里的虎

      《周易·乾卦》曰:“云从龙,风从虎”,龙飞于天,虎行于地,虎与龙结合一起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和美化权威的典型形态。同时在中国人心里,老虎行动迅猛、威力无比,可以镇宅、驱邪、降灾,是中华大地上的吉祥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虎一直是历代掌权者备受推崇的纹饰、画家热衷表现的内容,诗人吟咏不绝的题材,百姓谈天说地的话资。从仰韶时期的蚌壳壁画,商周时期的虎食人卣,春秋战国虎符,秦汉瓦当、画像石,到唐宋诗画、瓷器,至明清文人书画、小说,虎的形象被历代艺术家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唐·十二生肖铜镜

扬州博物馆藏


明·青花乳虎纹碗

扬州博物馆藏



清·陈崇光《虎图》

扬州博物馆藏



现代·贾文忠《虎年大吉》

扬州博物馆藏


       全形拓兴起于清朝嘉道年间,繁荣于民国初期,主要采用传拓、考释、题跋等手段,把金石原物所蕴含的古雅和深邃呈现于纸帛,是中国拓片技艺发展的顶峰,是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高层次艺术门类,以其特有的风韵立身当今艺术之林。精美考究的宣纸、浓淡变化的墨色、字俊文雅的题跋,铸就了全形拓完美的艺术生命,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伏鸟双尾青铜虎  

江西省博物馆藏




汉·青釉陶虎子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虎子以其形似伏虎而得名,是当时的实用便器(夜壶)。周朝及其以前的夜壶,在官方的文献被叫做“亵器”,而民间所用的夜壶则多为陶器,并因其外形赋于称之为“兽子”。夜壶的名称由“兽子”改为“虎子”,据说与西汉名将李广有关。《西京杂记》曾记载,某一天,李广和他弟弟一起打猎,他们射杀了一只伏在草丛里的老虎。于是他们断下虎的头骨做枕头,表示降服了猛兽;又铸造铜质的老虎形状的便壶,以显蔑视之意。虽然这可能只是个传说,但它说明把夜壶制成虎形,反映了古人对老虎既畏惧又厌恶的心情,同时又希望将门出虎子的复杂心理。到了唐朝,人们避讳李世民曾祖父李虎名讳,便将“虎子”改为“马子”,即马桶。




清·铜虎

宝应博物馆藏

民国·玉虎 

宝应博物馆藏



西汉晚期·彩绘羽人四神纹漆霎(shà)(复制品)

1994年仪征陈集杨庄詹庄西汉墓出土

仪征市博物馆藏

       翣,亦称障扇,是一种仪仗用扇,呈半椭圆形,长木柄已朽。双面彩绘。正面朱漆为地,以黑漆勾线,黄漆绘纹饰。外圈绘一周锯齿纹,内区上部绘两个相对的羽人,左侧羽人单膝跪地,手持锥形法器;右侧羽人躬身相对。两羽人下方各绘一只相向嘶鸣的凤鸟,左侧鸟首前伸,双翼张开;右侧凤鸟昂首挺胸,身后绘有一只展翅的仙鹤。中上部绘有两只异兽,皆张口,面目狰狞。左侧作匍訇状,由虎头、羊角、豹身和龙爪构成;右侧异兽为作力士状的虎,双爪并举,憨态可掬,虎尾下绘有一展翅仙鹤。中下部左侧绘有羽人驭龙,右侧为羽人驭虎,龙虎皆侧身相向立于扇面,羽人用长绳栓龙、虎之口以驾驭之,脚踏云气。虎下方另绘有仙鹤和羽人各一。底部左侧绘有一龟一蛇;右侧绘有一带翼飞龙。通体间饰云气纹。背面髹(xiū)黑漆地,外圈以朱、褐漆绘一周三角形几何纹,内区以朱、褐漆满绘云气纹,云气纹顶部及相邻区间绘有羽人、飞鸟、龙、兔、鹿、牛等图案。中下部用黑漆勾线,褐漆绘一龟。整个画面细密繁缛,表现手法既写实又夸张,充满神秘感。


汉·博山嵌虎形铜镇

仪征市博物馆藏

       铜虎镇呈圆墩状,台阶上蜷伏的老虎造型生动端庄,惟妙惟肖。虎镇顶部有一小钮,用以穿绳,以便搬动。此镇是墓主人生前压席、帐所用,死后用于陪葬。



汉·四乳四虎铜镜

高邮市博物馆藏




吉虎迎春——民俗里的虎

       在民间文化中,人们赋予老虎镇宅、守墓,驱邪辟灾功能的同时,也寄寓着向往吉祥幸福的祈佑观念。《风俗通》曰:“上古时有神荼、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桃树,下常简阅百鬼。鬼无道理者,神茶与郁垒持以苇索,执以饲虎。是故县官常以腊祭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以御凶也。”可见,从黄帝时期,人们就画虎贴于门上以御凶护宅辟邪保平安了。

        时光荏苒,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被民间艺人们演绎得更加亲切、平易近人。他们将老虎的形象们融入到剪纸、刺绣、年画、泥塑等传统民俗技艺,一针一线间,纤巧玲珑;一刀一剪中,造化万千;素手与泥共舞,多彩飞转幻化成形。转眼间,虎的形象跃然于百姓的处处生活中,或门前、或廊下、或屋内、或身旁,无不隐藏着浓厚的吉祥守护之意。


刺绣作品《百兽之王》 

陆蔚华  周畅言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扬绣,即扬州刺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苏绣”(全称为“江苏刺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于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迄今历时两千余年。受扬州历史文化影响和“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熏陶,扬绣已逐步形成“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两大特色,着力追求传统笔墨情趣和文化内涵。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5000245号 公安备案: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808号 版权所有 2015 扬州博物馆 地址: 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468号 邮编:225002 电话:(86)0514-8522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