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心理与博物馆教育浅析


姜凌宇

内容提要: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其教育功能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的转变,人的因素成为众多影响施教因素中的重点,从受教育者入手,关注观众的普遍心理特征,以观众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博物馆设计和展览规划,做到教育有的放矢。这样既有利于回归博物馆文化教育阵地的本位,更好的实施教育目的,且又能够紧随时代步伐,使丰富的馆藏资源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功能,改变过去博物馆“门庭冷落”的状态,让博物馆走进每一位观众的心里,真正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观众  心理需求  博物馆教育

“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些经济迅猛发展所催生出的新兴名词的背后,是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不可抗拒的硬性要求,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储备,掌握新的生活技能。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其基本功能即“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的行为主体。”[1]P32在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以深入地发掘,出现了教育多样化的局面,过去那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随之出现的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概念开始普及社会,深入人心,随着其内容和形式的愈加丰富,开始承担起传播知识、教化民众的重任。

博物馆这个古老的社会教育机构,也渐渐揭开它神秘而不可亲近的面纱,成为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荀子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2]博物馆以它那可闻可见、丰富独特的实物真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层次的人群,担负起传播知识、传承文化、道德教化的任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博物馆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公民,多元的社会告诉我们,他们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或是被动的知识存储者,而转变为一个有目的的信息解读者,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体,一种“以观众为主体,以传播者为引导”的教育理念已经开始取代博物馆传统的“以物为主”的理念,人自身的学习以及人的反馈和评价成为关注的焦点,知识的双向交流与传播成为教育的真谛。此时的教育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重教的“教授本位”转为以引导为主的“学习本位”,打破了过去“教训人”式的状态,因此如今博物馆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通过为观众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服务来实现的。一个完整的教育的实施过程是一个需要有教育对象积极参与的有机过程,“是通过自身的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活动,以及由意识支配的外部实际活动,才能被其接受,即经过内化作用,成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3]P11这就要求将人的心理需求及感受作为实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前提,而在众多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中,他们既有民族、年龄、职业的差异,还有文化程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不同,具体的每个人随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动机和需求所产生的不同的认知体系和精神追求,将根据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内容也会更为丰富化、复杂化,这就促使“需要的满足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4]P119,因此,要“正视与尊重人的需要、人的生命、人的可能性……要持一种多样、开放和灵活的态度,不断用新的和更加全面的眼光思考人和培育人,并以有益于人的发展作为活动目标和最终衡量标准。”[1]P31关注观众的实际需求情况,贴近公众,倾听感受,不断考察,随时完善。

所谓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匮乏而产生的不平衡状态”[5]P443,它体现的正是人对于某种事物在心理上的一种缺失,需要不断的充实得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有很多,随着环境的变化还会更为丰富,这些需求成为认识人的一个窗口,也成为实施博物馆教育重要的突破口。首先人有对美的心理需求,“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6]P11这种“审美需要的冲动在每种文化、每个时代里都会出现”[7]P47,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其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并且他认为“艺术需要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6]P19,因为“艺术需要的独特性就是情感需要,艺术是凝结了情感抒发的产物,而人们欣赏艺术,也总是要从中受到情感的感染。”[6]P31,因此这种“自我实现”也就是一种对艺术、对美的需求并希望从中能够体验美、抒发情感,这种对美的渴望成为人的最高需求目标。其次,人有对知识的心理需求,即认知的需求。一方面“人具有追求真理,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一切的需求。”[8]P334其方法就是要“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扩充自己对真理的认知和真理的趋近。”[8]P334也就是要不断的学习知识文化,不断的掌握真理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促使这种心理需求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呈现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这给新时期认知领域的更新提出了新的更多的要求。为了能够发展自己、适应社会,也为提高自身生活环境的需要,这种对知识的心理需求也开始不断的增强,促使人们不断的学习知识。再次,人有通过器官感知的认知心理需求。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3]P3“认识过程又称认知过程,是人了解客观事物时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了解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看到颜色、听到声音、闻到气色、尝到味道、这是感觉”[3]P3,这种感觉会随着认知的过程而不断被要求和强化,成为一种心理需求。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日益广泛,然而唯独不能通过亲身去体验,因此一种对历史文化体验的追求成为必然,人们已经开始脱离过去那种单纯的视听汲取知识的初级阶段,开始大胆追求其他感官上的刺激,主要是为了能够通过亲身的感受去体会当地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它所涵盖的各种历史文化信息。最后,人有享受喜悦情感过程的心理需求。“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绝不是无动于衷、冷漠无情的,总会根据事物与自己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如喜悦、舒畅、愤怒、悲哀、恐慌、惊奇等,这些心理活动就是情感过程。”[3]P4可见,一个美好、喜悦、轻松、愉悦的体验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所向往的。而同时,社会的进步也推动着人的思想更加的自觉化,人们在维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自身权益的满足和自身利益的实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对愉悦身心和精神享受等服务设施的心理追求。

博物馆是以具体的历史遗存和文物与世人‘说话’的,为了更好地施展这种教育的独特性,就要深刻认识并很好的利用观众的这些普遍性心理需求,满足他们对美的需要,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化的亲身体验和他们愉悦身心的需求,并最终成为被大众所青睐的文化场所。因此在全面规划博物馆教育时要注意不同学习群体或目标观众的特点,同时围绕着一般大众、文化学者和少年儿童三个层面人群的认知特征,分别从“寓教于乐”“通俗易懂”“内容深刻”“生动有趣”等方面展开工作,以时代环境及地域环境为背景,突出“地方特色”、“内容充实”、“体验深刻”、“回味无穷”等内容,着重从时间、地点、规模、场地、灯光、安全要求和服务措施等方面来综合考虑,灵活多变的运用展示设计、视觉传达、空间构成和环境氛围等方式,营造极具艺术气息的教育环境,既充分展示出博物馆内遗址、文物、标本的基本内涵、意义和价值,最大程度的赢得观众,实现雅俗共享,又为观众提供浓重的情感体验,引导和协助观众实现自主性学习,实现博物馆的教育终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第一,展览布局,要富有科学性,使人从中能够感受到美好、善良和悠久的历史文明,使人憧憬未来,燃起希望。首先要以实物和真迹在整个展览中唱主角,尽量减少文字说明,充分发挥历史文物独有的真实性、观赏性和近距离性,进而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文物自己说话要比通过对图片文字的想象要生动的多,更能够增强观众的兴趣和好爱。其次要多采用艺术的形式展示史料文献,比如别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国画、油画、木刻、连环画、雕塑等形式,可以吸引不同观赏眼光的人群,引起他们进一步发掘和探索的兴趣。文字展板的位置设置、及其与背景展板的对比度、展览文字字体的大小、各种明暗灯光的设计等因素同样影响着人的心理感受,对观众产生不同的文化吸引力,因此,要做好这些综合因素之间的相互调整工作,使影响效果最佳化。

第二,展览的文字内容,作为文物的辅助性说明,“必须合理考虑具有专业背景和相关知识的群体对高雅艺术的欣赏要求,也要充分考虑更多普通观众在信息理解上的困难”[9]P121也就是说既要富有知识性、科学性和专业性,能够满足学者的求知欲,又不可过于枯燥,以适应普通大众以及少年儿童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心理,因此在做到科学严谨、详尽充实、动情深刻、意境幽远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到清晰明快、优美简洁、通俗易懂,能够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引用大众耳熟能详的典故、诗文、画作、人物等,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此外,文字内容还要紧随时代步伐,多使用当前社会上流行的生活元素,让展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使展览内容与观众产生心理共鸣,加强观看兴趣,加深观看印象。

第三,打造博物馆环境,注重理念意识,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做到从建筑、展厅到厅外的一草一木都协调一致,更要重视观众对文化的亲身体验。明朗的博物馆理念会为观众留下清晰的印象,形成心理的一种愉悦感和放松感,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时代气息会将观众迅速拉入到展览情境,并通过亲身体验的形式享受到这种真实、浓郁的异域风情。捷克著名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和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10]P176因此,在设计方面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实物、模型、古建筑遗迹特征符号、多媒体、场景等手段,并于其间巧妙配合声光电加以渲染,打造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会,感受与文物、与历史独处和自我遐想的空间。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可亲身体验式的环节,如可触摸、可试验、可模拟制作的项目内容,这些可亲自操作的服务设备以一种集情感性、审美性、象征性于一体的文化体验的形式,既满足了人们的体验心理,又增强了人们对知识文化的感知,使人们在情绪、体力、智力、精神世界等方面得到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人性化的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种体验设施在操作上要做到简单易行,老幼皆宜,使其真正发挥出它的功能,让观众更好的接受。种种要素构成了一个虚实结合、多元化的博物馆环境,突破了传统书本一维式、单一的平面文字教育形式,让知识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得以展示和传递,增强了知识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效地将庙堂文化普及给全社会。

第四,丰富教育形式、巩固教育内容。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发展和社会旅游业的不断开发,出行旅游作为工作之余既能放松身心又可猎取知识、充实自己的绝佳选择,被大众所热衷,那么博物馆如何才能满足观众这种既要愉悦身心又能学习知识的愿望呢,就是需要丰富教育形式,在对基本展览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还要积极举办一些临时性展览,适当的引进相配套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或纪录片,承办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活动,或为各种文化活动提供赞助或场所等,这样不但可以扩大教育范围,丰富教育内容,扩大博物馆名气和声望,同时也适应了大众多样、多变的口味和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或者游览过的人能够经常来博物馆参观学习,改变大众过去那种一次看个够而以后不想再来的心理,使博物馆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放松心情、补给精神食粮的重要场所。多样化教育的最后是对学习成果的及时巩固,这也是教育的必要环节,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11]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博物馆学习具有自主性,既无教师的引导和管束,亦无考试的心理压力,整个学习过程是对文物、历史知识、博物馆具体场景、环境和当时的情感记忆的真实心理体会和感受,因此其知识点的记忆呈现点状特征,不能形成单独的知识团,进而整合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因此需要一种形式来弥补这种不足,而大量内容丰富、详尽的宣传册页、书籍、报刊、印有历史文物知识的纪念物品等的运用正好可以填补这种心理认知的不足,有利于游客离开之后对模糊的知识加以回味和巩固,将零散、片段型的知识整理成体系。

第五,更新服务理念,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时时不忘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设计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手段,尽量使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心情愉悦舒畅,感受自身权益得到应有保护和实现的满足。因此,无论是游客的参观路线图,还是存取物件、残疾人便道、休息座椅、餐饮、方便出入等等方面都要精心考究,反映出博物馆的生命与活力。

现代社会的博物馆,随着其基本任务,即“从着重收藏研究的藏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展览和社会服务功能必将日益突出”[12]第8版课题组的转变,其宣教服务的重点、理念及手段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开始走向了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的发展轨道。从一个向公众开放的“非盈利性服务机构”转变成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这不仅仅是形式的变换,更是其服务内涵和服务重心的历史性变革,教育工作成为了博物馆职能的核心内容,观众的心理需求成为了实施教育的依据。过去正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些,致使博物馆长期“门庭冷落”,各种博物馆设施也有如形同虚设,发挥不出其应有教育价值。因此,当下博物馆工作要紧紧围绕着教育活动展开,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从研究观众的心理特征出发,发掘人的各种需求,强化服务的理念,充实服务的内容,突出特色性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回味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人们自主学习、休闲娱乐与旅游消费的最优选择,为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发挥其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应有的责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时刻激励和鼓舞着每一位中国人民爱祖国、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作者单位: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


注释

[1] 王家云,张启树.现代教育学基础[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8).

[2] 荀子:《荀子·懦效》.

[3] 易小文,陈杰.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7).

[4] 赵中天.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9).

[5] 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9). 

[6] 高楠.艺术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

[7] 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

[8] 陈学明.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2).

[9] 魏敏.博物馆展览文字浅析——观众研究视野中的案例分析[J].东南文化,2012,(2).

[10] 张蕾.教育学[M] .青岛: 青岛出版社,2001,(8) .

[11] 孔子:《论语》.

[12] 第8版课题组.加强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6-7-28.

电话:15298467185,QQ:285131373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5000245号 公安备案: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808号 版权所有 2015 扬州博物馆 地址: 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468号 邮编:225002 电话:(86)0514-8522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