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华贵 绚丽多姿

——谈宝应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铜镜

内容提要:扬州铜镜铸造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它巧妙的融合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的文化追求,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丰富了铜镜的文化内涵。本文介绍数面宝应博物馆馆藏铜镜精品,以飨读者。

关键词:铜镜、唐代、馆藏、赏析

铜镜是指由铜、锡、铅等金属成分铸造的照面饰容的用具,在玻璃镜未出现之前,古人都是用铜镜梳妆、整容的。铜镜也是一种精美的具有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它的出现与人们的审美意识有着密切联系。我国古代铸镜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迄今的考古发现,我国出土的最早铜 镜是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到春秋战国,铜镜已为人们普遍使用,这种盛行的势头一直延至汉唐。唐代是我国古代铸镜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一个标新立异、流光溢彩的辉煌时代。大唐帝国的强盛统一、社会的安定、民族的融合、人们思想的活跃及中外交流的频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孕育了精整华贵、富丽堂皇、绚烂多姿的铜镜艺术。唐镜种类繁杂,形制多变,纹饰华美,铸工精细,题材广泛,格调优雅,在铸镜史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卓然成就。

唐代花鸟镜是唐代铜镜纹样的代表作品,被誉为总集当时工艺图案之大成。图纹配置主要有雀绕花枝和对称花鸟两种形式。流行于盛唐、中唐时期的对鸟镜,是唐镜中最华贵绚丽的镜种之一,古文献中又称其为莲凤镜、双鸾镜等等。构图一般为二禽鸟左右相对,挟钮相立,钮上下配备各种纹饰,以鸾鸟展翅翘尾、口衔绶带最多。收藏于宝应博物馆的双鸾衔绶团花纹铜镜、双鸾双兽纹铜镜即为该类题材的代表之作。

双鸾衔绶团花纹铜镜(图1),八出葵花形,圆钮。钮左右两侧相对一鸾鸟,双鸾同形,头部有花冠,曲颈挺胸,振翅翘尾,口衔长绶,足踏花枝。圆钮上下各雕有六瓣形团花。此镜构图疏朗,十分讲究对称,纹饰精细,特别是鸾鸟长长的尾部覆羽柔婉地上翘,像流云似的卷曲,极为优美,口衔的双穗长绶带,弯曲向上,自然飘举,姿态非常迷人,加之圆钮上下芬芳的团花喧染,使整个画面清新明朗,给人一种轻盈华美、阿娜多姿的情态气势。该镜1981年出土于江苏宝应城郊中心大队,直径19厘米,厚0.6厘米。

1484020301932.jpg

图1

双鸾双兽纹镜(图2),六出葵花形,圆钮,花瓣形钮座,钮左右两侧各有一鸾鸟对立,鸟曲颈昂首,曲腿振翅,尾部柔长的覆羽上卷,口衔长绶。钮上下各饰一同向奔驰的瑞兽,瑞兽头生双角,身有翼,昂首翘尾,四肢弓张几乎与底腹位于同一直线上。鸾鸟下与钮下瑞兽两侧间隙绘两枝花。该镜直径为17厘米,厚0.3厘米。

对鸟镜的精美绝伦在唐诗中已有许多佳句对之描述,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就在《美人梳头歌》中吟道:“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诗中描述了美丽女子对镜梳妆时的心情,镜子上的双鸾图案无疑会勾起她们无尽的情思和遐想。“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曾见双鸾舞镜中,联飞接影对春风”。从这些赞美的唐诗中,可以看出此类镜在当时的确受到唐人的青睐而且广为流行使用。那么唐代人为什么喜欢采用对称花鸟和鸟衔绶带的图样呢?他们认为“绶”与“寿”同音,长绶喻意“长寿”。“对鸟”表示夫妻团圆欢乐、家庭美满幸福。花鸟镜中的花枝、花苞、鸳鸯、月亮、流云、禽鸟等五彩纷呈的图纹,以及口衔同心结子、相随相逐的形象,免征着恋爱幸福及爱情永不分离。这些表现出青春活力、轻快欢乐的气氛,是唐代人们对吉祥、幸福、长寿和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14840203289853.jpg


图2

雀绕花枝纹镜(图3),又名缠枝花卉鸟纹镜,八瓣菱花形,圆钮,突起的圆圈分内外二区。内区四雀飞绕小花枝,外区四雀飞绕大花枝,八雀均同向。把鸟雀的丰腴饱满、灵动、拙趣和返朴自然的神志跃然镜背。大花枝枝条卷曲,生出一瓣。边缘各瓣中均有一组花叶纹。花草的繁盛之景在此展露无遗。这些禽鸟被认为是凫雁(野鸭)。这类题材极为洒脱拙朴,意境深邃,婉约多姿,灵动而富神韵,显示了唐人娴熟的绘画和制作技巧。该镜出土于江苏宝应大运河西门运河段,直径9.4厘米,厚0.3厘米。

14840203459571.jpg


图3

宝相花纹镜(图4),圆形,圆钮,花瓣形钮座。饰团花六朵,为莲花,中心圆内饰七点作花心,圆外饰连珠纹。素缘。宝相花是莲花演变而来的,图案化较强的花朵。除图4这种作散点式排列、环绕镜钮的宝相花之外,还有一种由枝蔓叶相连的形式。宝相花图案主要流行于盛唐及以后,是唐代丝织品、石刻、建筑物上较常见的图案。此铜镜出土于江苏宝应大兴洞对过西堤大运河底,直径为14.1厘米,厚0.3厘米。

14840204043004.jpg


图4

唐朝是一个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时代,中国铜镜主题纹饰划时代的变化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战国、汉代以来占据镜背的各种异兽,到了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被各种各样的花鸟、花卉取代了。而代表这一由瑞兽向花鸟题材转变的标志就是海兽葡萄镜。海兽葡萄纹镜(图5),圆形,伏兽钮。纹饰以双线高圈将镜背分内外两区。内区饰四只瑞兽,同向匍匐状攀援葡萄蔓枝,外区葡萄果实与叶瓣交结缠绕,肥硕叶瓣将外区四等分,每分区各饰禽鸟两只,向着葡萄作展翅扑食状。构图精整华美,繁缛饱满,铸工精细,浅浮雕技法的使用,增强了逼真鲜活的立体感。柔长的枝条、舒展的花叶、丰硕的果实、生动活泼的瑞兽与神态各异的禽鸟、蝶蜂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高雅热烈、生动传神的精美艺术珍品。该镜出土于江苏宝应曹甸镇北边施河,直径为10.5厘米,缘厚1厘米。

14840204247746.jpg


图5

海兽葡萄纹镜又称海马葡萄纹镜,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最为流行。唐代国内外交往频繁,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纹样中有禽兽与葡萄组合的图案,中国的铸镜匠师们很容易把中国铜镜上传统的瑞兽纹样,和汉时已传入中国的葡萄及已在中国流行了一阵子的葡萄纹样,巧妙结合,形成了自己民族风格的图纹。海兽葡萄纹饰的产生是唐代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是吸收了外来图案的因素并结合自己的民族特征而形成的。

唐代是花鸟镜的时代,它摆脱了战国铜镜的轻巧和汉镜的规整,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禽鸟俊美、枝繁花硕、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景,表现的是优美轻快、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意境。唐代花鸟镜那丰满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图纹,点缀着、折射着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灿烂夺目的时代,是对歌舞升平盛世的讴歌,既是时代的产物,又为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

                     

江苏省宝应博物馆:唐华荣

联系电话:18951440244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5000245号 公安备案: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808号 版权所有 2015 扬州博物馆 地址: 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468号 邮编:225002 电话:(86)0514-8522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