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钱唇”解析


——古代活字字身由低到高的演变过程考

扬州图书馆  刘向东

宋沈括《梦溪笔谈》关于宋代布衣毕昇使用泥活字印刷的数百字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文献。

这段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字数不多,但较为详细的记录了活字造字、排版、印刷、拆版、补字等整个活字工艺过程。也证明作者沈括非常熟悉完整的印刷过程,才能作出如此准确的叙述,令人信服。因为《梦溪笔谈》行文过于凝炼,仅用三百字就描写了活字印刷的完整工序。由于活字印刷工艺极少有记载,故此这段文字在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的印刷史、版本学专业著作都对这段文字有详略不同的解读。

其中的“薄如钱唇”,寥寥四字,多年来众多专家学者的解释各不相同,甚至针锋相对。关于诸家不同意见请翻看中国印刷史和各相关资料,恕不费笔墨引用。关键的是诸家的结论都不能使意见双方以及旁观者信服,也就说问题依然存在。

鉴于此,笔者试图从活字制作工艺的角度考析“薄如钱唇”的准确含义,并依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揭示活字字身变化的规律。

活字印刷直接源于雕版印刷,这是不争的事实。细细考察活字印刷的主要工艺,大约分为制造活字字丁、刻字、制造排版盘、排版、固版、印刷、拆版还字等等。工艺基本思路就是如何将活字组装固定成类似雕版版片的片状物进行印刷。

《梦溪笔谈》对制造活字字丁以及刻字两道工序的描述是“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了解雕版印刷基本技术的人都知道,在雕版或者校对过程中,遇有刻错的字,刻工会在错字处,剜去错字成大约四方的凹处,再切割一大小相仿的木块塞紧填实,上铲平,写字重刻。这一四方的小木块,一般约3MM厚。假设这个字体的大小是10MM见方,那么,10MM*10MM*3MM的木片,就可以看做薄如钱唇的活字——我以为这正是宋代泥活字的大致模样)。这种小木块在印刷上墨过程时,也许因为未粘牢被棕帚擦拭脱出,也许因为版片干燥后的脱落[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和广陵古籍刻印社保存有数十万版片。我们现在也会在版库里发现有从版片中脱落的四方形(一个字)和矩形(两字以上)的字丁。它们绝类“薄如钱唇”的活字。古代因错字剜挖嵌补字丁时,往往不用胶,也许当年使用的是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胶,易溶于水。久被水墨湿润,粘性逐步下降,因此,当版片干燥后,未嵌牢的小字丁就会有脱落的可能。现在的刻工在将剜字补版的字丁嵌入槽内时,都加用木工胶水,以防脱落。],引发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的灵感,发明了活字印刷。最初的活字,应该就脱胎于木质字丁。最早的木质字丁也好,紧跟着改进的泥质字丁也罢,字丁高度(字丁高度也就是字身高度)都在3-4MM左右。扬州雕版师傅现在在木版上刻字的深度一般在1.5MM左右,因此字身高3-4MM的字丁可以顺利用来刻字、印刷。宋代的铜钱厚度约1-1.5MM,故沈括记载的“薄如钱唇”其实就是对当年创造活字字丁形状的大致描绘。明强晟《汝南诗话》载,明正德年间,“汝南一武弁家治地,忽得黑子数百枚,坚如牛角,每子有一字,如欧阳询体。识者认为此即宋活字,其精巧非毕昇不能作。”这里将“黑子”就认为是宋活字,有些牵强,但我将此看做对早期泥活字形状的描述当无大错。

从《梦溪笔谈》记载“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踈密……”推测,最初使用的活字就是木质的。而最初发明固定活字的方法是使用“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类的填充物填满字丁周围的缝隙,通过加热、冷却才能使字丁固定不动或方便移动,而印刷工序中必须有加热融化排字、冷却固版、又加热融化拆版的反复过程,印刷过程又经水墨的浸润,木质活字因为“文理有踈密”,变形明显,尽管雕版工匠擅长用木材制造活字字丁、更擅长在木质活字上奏刀刻字,但是受药泥作为固版材料的局限,无法有效解决木质活字在排版印刷过程中的变形,以致对印刷物质量造成影响;再加上木质活字和“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合成的药泥容易粘连,拆版不易,于是改木为泥。也就是说,首先发明的应该是木活字。这也是对《梦溪笔谈》中“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踈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的叙述的合理解释,实质反映了木活字印刷活动失败的经验。因为在印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解决木质活字热胀冷缩、湿胀干缩的问题,毕昇改用泥质活字,取得了成功,故沈括又写到:“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使用活字进行印刷活动,就不可避免的要排版、拆版,字身高3-4MM,几乎没有高度,这样“薄如钱唇”的活字在排版拆版过程中的抓取是非常不方便的。在对活字印刷工艺进行改进时,必然会对没有字身的、抓取不便的活字作出改进。

因为活字印刷工艺资料的缺失,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宋代活字字身高度,但依据已知的资料可以推出下列判断:

据《梦溪笔谈》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推测宋泥活字的造字方法大致是:普通粘土经过淘洗锤炼,延展成3-4MM厚的片状,切割成合适字体大小的条状,待其干湿合适时,直接在泥条上写反字或反贴正写的字样,刻出阳文反字,再切割为四四方方的活字,“火烧令坚”。这么厚薄的活字,方便“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对泥活字而言,先刻字,后切割成块,非常方便;先切割成小方块,则因难于固定3-4MM(还尚未干透)的薄泥块,增加刻字的难度。

我们再注意一下元代的造活字方法。据《农书》“造活字印书法”载木活字制造工艺:“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可以认为,王祯造木活字的不太合理的方法实际来源于造泥活字法,先刻字,后制成字丁。也据推测,王祯所造木活字字身应该比“薄如钱唇”的泥活字要高,但不如后世的木活字字身高,大约4-5MM左右:字身太低排版拆版时抓取不便,排版时“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颇为不便;字身太高则“用小细锯锼开”时也不方便。可以说,王祯所造的木活字字身是活字字身由低到高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明代没有可资参考的文献。但是通过对存世的明代活字印刷物的观测,可以断定既有四角毫无缝隙的金属浇铸的排版盘,也有四角有明显缝隙的木质排版盘,存世印刷品既有金属活字印本,又有木活字印本,说明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固版方式:原因很简单,木质排版盘和木活字无法使用加热“药泥”进行固版,只能采用元代王祯发明的“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的固版方式。因此还推测,经过明代工匠的摸索,木活字由于太高不利加工、容易变形;金属活字太高浪费材料、太低则拿取不便,影响排版、拆字速度。活字字身在实践中慢慢增高,最终定型在合理的高度。

清代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准确记载清武英殿刻聚珍版丛书使用的木活字字身已经高过10MM,实际高16.6-18MM左右[ 据《武英殿聚珍版程序》:“(槽版)用陈楠木做方盘,外口面宽九寸五分,径长七寸七分,高一寸六分;里口面宽七寸六分,径长五寸八分八厘,深五分” “里口”尺寸即为排放木丁的版盘实际尺寸。“深五分”即为字身高度。为了检验清代的尺是否和现代的尺是否一致,我检测得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半页版框最大值为19.5×12.7 CM,最小值为19.1×12 CM,故以19.3×12.5CM为标准值,推算“深五分”的字身高度,约是1.66 CM,和现代“五分”换算1.65CM基本一致。另外,字身必须比槽板高一点,印刷时,槽板边沿才不会在印刷物上留下痕迹。因此,字身高度必须高于1.66 CM。],被学者普遍注意的武英殿改进了王祯的木活字字丁制造工艺的顺序,其实是字身变高的必然结果。武英殿决定用18MM左右字身的木活字,就必须先造字丁后刻字,否则,因为无法在“用小细锯锼开”时保证字丁不歪斜,次品率必然过高。

活字制作工艺经过明清两代工匠的改进,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先做木丁,后刻字。应该指出,王祯先刻字,后制作字丁的方法确实有不合理之处。刻字难,做木丁易,费力刻好字,切割字丁不免有差错形成次品,很不划算。自武英殿将造木丁的方法作为制造活字的首要工序后,辅之木活字夹床的使用,刻字比较便利,不再有人做先刻字后分割字丁的傻事了。

至迟到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时,活字已经确定有了一定高度的字身。“薄如钱唇”几近没有字身的活字因为不方便抓取,在后来出现的新的排版工序中也不容易夹紧固定,于是被后来出现的、改进的活字所替代后,就永远退出我们的视线,乃至我们无法想象曾经出现过没有字身的活字。请注意:“无法想象”不等于不存在;“没有字身”的活字并不是真正的没有字身,而仅仅是字身较低;不方便取拿不等于不能用于印刷。

由此可见,活字字身由低向高的变化是活字工艺成熟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原因大致是:初创的泥活字字身低一是脱胎于雕版剜补错字字丁,二是因为“火烧令坚”的特殊需要;后出现的金属活字字身低可以省些材料,再加之活字印刷术创始时期使用的是填压式排版[宋代毕昇用的是金属版盘,用“松脂、蜡和纸灰”作为固版填充材料,在固版填料上置放活字,经过加热、平版,即可印刷。这种固版方式,我们将之称为“填压式排版”。],字身低些也可少用药泥(注意:药泥多少对排版效果也有影响),故此,中国早期活字的字身大约都偏低;而在元代木活字(重新)出现后,装配式排版[木制版盘的排版大都是将活字、栏线、顶木、夹条、版心、鱼尾逐行装配成可以印刷的书版,这种将活字字丁、栏线等装配固定在版盘里的方法,这种方法最早记载于王祯的《农书》,我们将之称为“装配式排版”。 ]对字身的要求是有合适的高度更方便固版、排版、拆版时方便抓取、木质也决定字身高低对造价没有大的影响,因此木活字字身的高度从最初的3-4MM逐渐长高,最终确定在10-20MM(是笔者实测清末以来留存的10多副木活字字身的高度所得。近据收藏数十万活字的绍兴天泉山房方先生来信告知,他们收藏的活字高度约在13-25MM之间)左右,这是适应活字印刷工艺操作的最佳高度。过高的字丁,如是木质的,受墨后容易变形;如是金属的,则需花费更多的材料,大大增加制作成本,在实践中也会被淘汰。最终,活字字身高度被固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大约8-15MM左右。

有人认为“薄如钱唇”的泥质活字强度不够,不能印书,因此否认“薄如钱唇”的几乎没有字身的活字存在。其实,经过高温烧烤的泥字已经成为陶字,而陶质活字的大小并不是决定强度大小的关键,关键在于泥质的纯度高低和火烧温度的高低。没有杂质的泥加上合适的温度烧烤出的泥活字完全可以达到“坚如骨角”的硬度,胜任印工印书时使用墨帚、擦帚对活字施加的并不太大的压力,印出合格的书页。据印刷杂志记载,中国印刷博物馆以尹铁虎为组长的课题研究组开展的泥活字实证试验,制作的泥活字实物字身有两种高度:一种5MM、一种12 MM。试验结果是:无论哪种都可以顺利进行印刷。

还有人认为:“薄如钱唇”的活字无法在“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的药泥上摆放,更无法用“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其实不然,这些想法都是对活字印刷工艺缺乏正确理解造成的。据我对“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这段话的理解,毕昇所使用的泥活字排版固版的工艺关键是:将加热半融化的“松脂、蜡和纸灰”固版材料上置放铁范、置放活字,其时,固版材料已经硬化。然后再行加热,待其稍稍发软,用“一平板按其面”,使置放高低不平的活字“字平如砥”,用于印刷,是完全做得到的。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5000245号 公安备案: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808号 版权所有 2015 扬州博物馆 地址: 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468号 邮编:225002 电话:(86)0514-8522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