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所藏丛书版片述略


李豪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所藏丛书版片的来源。1961年江苏省文化厅发出征集全省藏版的通知,准备集中保存全省版片于新成立的广陵古籍刻印社。1962年,原收藏于苏州、南京、扬州等地的版片陆续运至刻印社[ 王澄编著:《扬州刻书考》,P342,广陵书社,2003年。]。2005年,这些版片又从广陵刻印社转藏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这批版片中绝大部分是丛书版片。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所藏丛书版片的特点。其一、刊刻时间大多在清末民初;其二、私家刻本居多,且多为自辑自刊,刊刻者多为知名藏书家、文人学者;其三、影刻版片较多,且出自名家之手,十分精美。如木村嘉平刻《古逸丛书》,陶子麟刻《徐氏随庵丛书》及《续编》、《玉海堂景宋元丛书》等[ 参见石田肇著,孔繁锡译,张新民校:《<古逸丛书>的刊刻及刻工木村嘉平史略》,《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3期;王海刚著:《近代黄冈陶氏刻书考略》,《出版科学》,2007年第6期。]。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所藏丛书版片的价值。一、补正丛书目录之著录。阳海清所著《中国丛书综录补正》[ 阳海清编撰;蒋孝达校订:《中国丛书综录补正》,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以下简称《补正》。]即曾依据这些版片补正过《中国丛书综录》[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以下简称《综录》。];阳氏另著《中国丛书广录》[ 阳海清编撰;陈彰璜参编:《中国丛书广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以下简称《广录》。],收录《综录》未收之丛书,但扬州藏版中的丛书仍有为其所遗漏者。二、罕见丛书版片的文献价值。如为《综录》、《广录》所漏收的丛书,其书可能存世数量不多或湮灭不存,其版片的文献价值就尤其珍贵了。三、版片自身蕴含信息也十分丰富,能为文献研究、出版史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如废版内容(废版是指已经刻好,但由于某种原因,废弃不加印刷的版片,通常其版心的卷号页数会被铲掉),补版情况(分重新刻版和在原版局部文字的修补两种情况),版片题记(通常题在只有一面刻字版片的背面)等信息在已印刷好的书本中是无从反映的,但在现存版片上却是显而易见的。

一、私家刻版

1.黄奭

黄奭(1809或1810-1853年)[ 曹书杰著:《黄奭生卒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字右原,一字叔度,扬州甘泉人,以入资为刑部郎中,道光中,以顺天府尹吴杰荐,赐举人[ 徐世昌等编:《清儒学案》,P4704,中华书局,2008年。],清代辑佚书家,以所辑《黄氏逸书考》名动于时,垂功后世。

《黄氏逸书考》,黄奭辑,道光中甘泉黄氏刊,民国十四年(1925年)王鉴修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江都朱长圻据甘泉黄氏原版补刊。子目详见《综录》(P404-407)。参见《补正》(P70-71)、《题识》(P277-278)[ 施廷镛编著:《中国丛书题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以下简称《题识》。施氏另著《中国丛书综录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但条目与《综录》、《广录》重复,不另注出。]。

2.刘熙载

刘熙载(1813-1881年),字伯简,号融斋,晚自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十九年(1839)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晚清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书法家。[ 杨抱朴著:《刘熙载年谱》(一)(二)(三)(四),《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2008年第1期、2008年第2期、2008年第3期。]

《古桐书屋六种》,刘熙载撰,清同治光绪间刊。子目详见《综录》(P537)。

3.俞樾

俞樾(1821-1907),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著名学者。[ 陈节著:《俞樾评传》,《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4期。]

《春在堂全书》,俞樾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541-543)。参见《补正》(P129-130)。按:苏州俞氏故居曲园还存有此书五百余块版片。 

4.黎庶昌

黎庶昌(1837-1898年),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光绪七年(1881),黎氏出任日本公使,在日与杨守敬一起辑刻《古逸丛书》,后归国,将版片运至苏州江苏书局[ 参见来新夏著:《黎庶昌对异域古籍搜刊的贡献》,《北京图书馆馆刊》,1993年第Z1期; 张新民著:《黎庶昌及其<古逸丛书>考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古逸丛书》,清黎庶昌辑,收书26种,光绪中遵义黎氏日本东京使署影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214)。参见《题识》(P141)。

《综录》:《玉篇》残四卷(存卷九、卷十八至十九、卷二十七)又二卷(卷九、卷二十二)。

按:“又二卷”著录有误。应为卷二十七(系部)和卷二十二。又《文馆词林》卷六九一有两种,《综录》漏著。

《补正》(P48):1962年,扬州古旧书店用原版重印《楚辞集注》八卷辩证二卷后语二卷;1978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又重印一次。

按:《楚辞集注》现存版片均为补刻,疑是1978年之前重刻,原版不存。

5.缪荃孙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1876)获恩科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等职,清末著名藏书家、学者。[ 王海刚著:《缪荃孙刻书考略》,《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4期。李玉安、陈传艺著:《中国藏书家辞典》,P292,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云自在龛丛书》,缪荃孙辑,光绪中江阴缪氏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235-236)。

《藕香零拾》,缪荃孙辑,清光绪宣统间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236-237)。

《综录》:《澹生堂藏书约》四卷  按:存版只有一卷。

6.蒋凤藻

蒋凤藻,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字香生,江苏长洲人,光绪初,曾任福建福宁知府,清末著名藏书家[ 潘树广著:《蒋凤藻的出版思想——兼论出版思想史的研究》,《编辑之友》,2001年第期。李玉安、陈传艺著:《中国藏书家辞典》,P284。]。

《心矩斋丛书》,蒋凤藻辑,清光绪中长洲蒋氏刊。子目详见《综录》(P211-212)。参见《题识》(P158)。

按:扬州藏版较《综录》多三种,即《春秋左传地名补注》十二卷、《吴氏遗著》五卷、《春秋左传补注》十二卷。(参《补正》(P47))又《综录》录子目《经传释词补》一卷外,还有《再补》一卷。

7.翁长森

翁长森(1855-1914),字铁梅,江苏扬州人,清末藏书家,作“津寄藏书楼”,购置古今图书万卷,供人借读,辑有《金陵丛书》[ 李玉安、陈传艺编撰:《中国藏书家辞典》,P298,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石城七子诗钞》,翁长森辑,收书7种,光绪十六年(1890年)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874)。

8.周学海

周学海(1856-1906年),字澂之,光绪壬辰科(1892年)进士,官至浙江候补道。其所编撰《周氏医学丛书》,为中医学十大丛书之一。[ 张宪华著:《建德周氏的文史著述》,《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周氏医学丛书》,周学海辑,分三集,初集收书12种,二集收书11种,三集收书6种,清光绪宣统间池阳周氏刊,宣统三年(1911年)汇印本。子目详见《综录》(P711-712)。

按:在汇印之前,此套丛书版片中部分亦曾印行过。《周澂之校刻医学丛书》,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池阳周氏刻本,即《周氏医学丛书》之初集;《周澂之所著医书》,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896-1898年)池阳周氏刻本,《周澂之评注医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德周氏刻本均收入《周氏医学丛书》之二集,见《广录》(P687-688)。

参见《补正》P196、《题识》(P770、771、772、774、777)。

9.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字古微,号彊村,浙江归安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晚清四大词家之一,编辑《宋词三百首》,校刻《彊村丛书》,对后世词学影响深远。[ 钱伟强著:《朱孝臧早年行踪及他与王鹏运交游之始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z1期。陈水云著:《朱祖谋与现代词学》,《文学与文化》,2012年第1期。]

《彊村丛书》,民国朱祖谋辑并撰校记,民国十一年(1922年)归安朱氏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906-908)。按:《广录》(P853)收录《彊邨所刻词》,宣统三年(1911年)吴兴朱氏刻本,《彊村丛书》即在此书基础上增刻而成。参见《补正》(P266-267)、《题识》(P974、975、976)。

10.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年),原名周仪,避溥仪讳更现名,字夔笙,号蕙风,广西临桂人,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官内阁中书,曾为张之洞、端方幕僚,晚年寓居上海,清末民初著名词家,号称清季四大家之一。[ 参见寒冬虹著:《新见况周颐墓志铭拓本》,《文献》,1994年第1期。吴书荫著:《况周颐和暖红室<汇刻传剧>——读<况周颐致刘世珩手札二十三通>》,《文献》,2005年第1期。]

《蕙风丛书》,况周颐辑撰,清光绪中刊,子目详见《综录》(P567)。参见《补正》(P137)。

11.赵诒琛

赵诒琛(1862-1946),字学南,曾任职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晚年寓居苏州,近代著名藏书家。[ 朱琴著:《赵诒琛藏书、刻书略述》,《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5期。]

《峭帆楼丛书》,赵诒琛辑,清宣统至民国间新阳赵氏刊,子目详见《综录》(P276)。参见《题识》(P233)。

《又满楼丛书》,赵诒琛辑,收书16种,民国昆山赵氏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276-277)。参见《题识》(P237)。

《对树书屋丛刻》,赵诒琛辑,民国昆山赵氏对树书屋刊,子目详见《综录》(P277)。参见《题识》(P267)。

12.邓邦述

邓邦述(1868-1939年),字孝先,号正闇,江苏江宁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吉林省交涉司使、民政司使等职,民国后任清史馆纂修,民国十一年迁居江苏吴县,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 周裕兴、李毅著《清末民初的大藏书家——邓邦述》,《南京史志》,1996年第5期。李玉安、陈传艺著:《中国藏书家辞典》,P311-312。]

《邓氏家集》,邓邦述辑,民国间江宁邓氏刊,子目详见《广录》(P244)。

《广录》:《扁善斋诗存》一卷;《蹇盦词》一卷。

按:存版《扁善斋诗存》、《蹇盦词》均为二卷。

《群碧楼自著书》,邓邦述撰辑,民国间江宁邓氏家刻,子目详见《广录》(P367)。

《双砚斋丛书》,一名《群碧楼丛刊》,邓邦述辑,民国十一年(1922年)江宁邓氏刊本。子目:《双砚斋诗钞》十六卷、《双砚斋词钞》二卷、《诗双声叠韵谱》一卷、《许氏说文双声叠韵》一卷、《双砚斋笔记》六卷、《空一切庵词》一卷、《晴花暖玉词》二卷。参见《题识》(P977)。

13.徐乃昌

徐乃昌(1869-1943年),字积余,号随庵,安徽南陵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人,历任江苏候补知府、淮安知府、江南盐法道兼金陵关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徐乃昌一生以藏书、著书、校书、刻书为业,是近代以来著名的藏书家。[ 孟宪钧著:《民国以来藏书家刻书举隅——徐乃昌》,《收藏家》,1998年第3期。孟文中徐乃昌生卒作(1868-1936年),此据杨成凯说,见杨氏所著《南陵徐乃昌的墓表和墓志铭——略及人物生卒的查考》,《文献》,2006年第3期。]

《积学斋丛书》,徐乃昌辑,收录清代学者著作20种,光绪中南陵徐氏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254)。参见《补正》(P57)、《题识》(P199)。

《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徐乃昌辑,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895-1896年)南陵徐氏刊;附录闺秀词钞十六卷、补遗一卷,宣统元年(1909年)刊。子目详见《综录》(P915-916)。参见《补正》(P271)、《题识》(P972)。

按:版片附录多《闺秀词抄续补遗》四卷。

《鄦斋丛书》,徐乃昌辑,收录著作19种,附录二种,主要为清代学者著作及清代学者辑佚书,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南陵徐氏刊。子目详见《综录》(P254)。参见《补正》(P57-58)、《题识》(P205)。

《随庵徐氏丛书》及《续编》,徐乃昌辑,《丛书》及《续编》各影刊宋元旧本10种,清光绪至民国间南陵徐氏刊。子目详见《综录》(P255)。参见《补正》(P58)、《题识》(P212、P230)、《综录续编》(P79)。

《永嘉四灵诗》,民国四年(1915年)徐乃昌据毛氏残钞本影刻。子目详见《广录》(P813)。

《随庵所著书》,徐乃昌撰,收录徐乃昌编撰书籍4种,即《续方言又补》二卷、《续后汉儒林传补逸》一卷、《南陵县建置沿革表》一卷、《皖词纪胜》一卷,民国四年(1915年)南陵徐氏积学斋汇印本。其中《南陵县建置沿革表》已入《积学斋丛书》,《续方言又补》、《后汉儒林传补逸》已入《鄦斋丛书》,仅《皖词纪胜》为另刻。参见《综录》(P580)、《补正》(P143)。

按:《随庵所著书》下录《后汉儒林传补逸》一卷,不确。《鄦斋丛书》所录为《后汉儒林传补逸一卷》附《续增》一卷,前者为田普光撰,后者为徐乃昌辑,可见《随庵所著书》所录者实为《续增》。

《宋元科举三录》,徐乃昌辑,收录元明旧本三种,民国十二年(1923年)南陵徐氏景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653)。

14.程先甲

程先甲,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卒年不详,光绪十七年举人。程氏通国学,善诗文,颇晓西学。[ 韩格平著:《程先甲及其<选雅>》,《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1期。]

《千一斋全书》,程先甲撰辑,光绪二十八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02-1932年)江宁程氏千一斋陆续刻本,子目详见《广录》(P359)。按:《广录》收子目43种,据版片总目为42种,现存版16种,即《广续方言》四卷、《选雅》二十卷、《金陵赋》一卷、《广续方言拾遗》一卷、《程一夔文甲集》八卷、《程一夔文乙集》四卷、《千一斋外集》十卷、《程一夔诗集》十卷、《百仙词》四卷、《游陇丛记》四卷、《引申义举例》二卷、《程一夔文甲集续编》四卷、《程一夔文甲集三编》四卷、《程一夔文乙集续编》四卷、《程一夔文乙集三编》四卷、《游陇集》六卷。其它种可能未刊。

《广录》:《选学莞闚》二卷;《程一夔诗甲集》四卷;《程一夔词》一卷;《游陇丛记》四卷;《程一夔文乙集续编》四卷三编□卷;《程一夔诗续集》六卷三集□卷;《千一斋诗话》□卷;《千一斋词话》□卷;《国学丛刊》□卷;《贞孝学》四卷;《今方言溯源》十卷。

按:据版,《选学莞闚》为六卷;版片有《程一夔诗集》十卷,版目无《程一夔诗甲集》四卷、《程一夔词》一卷;《游陇丛记》四卷,四当做十;《程一夔文乙集续编》四卷三编□卷,三编为四卷;《程一夔诗续集》六卷三集□卷,三集为四卷;《千一斋诗话》、《千一斋词话》均为六卷;《国学丛刊》为十卷。

15.刘世珩

刘世珩(1875-1926年),字聚卿,号葱石,安徽贵池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其后历任江楚编译官书局总办、度支部左参议等职,辛亥革命后,移居上海,专门从事古籍收藏校刊。世珩卒后,家道中落,其子之驷移家苏州[ 徐学林著:《精于理财,拼命存古——近代出版家刘世珩传略》,《出版史料》,2003年第1期。]。藏版为金陵图书馆所得[ 王澄编著:《扬州刻书考》,P352。]。刘世珩子弟亦有刻书。

《聚学轩丛书》,刘世珩辑,清光绪中贵池刘氏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253)。参见《补正》(P57)。

《综录》:《清白士集校补》四卷

按:版作一卷。

《暖红室汇刻传剧》,刘世珩辑,清末民初贵池刘氏暖红室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940-941)。按:《综录》、《题识》(P1008)均著录为“1919年贵池刘氏暖红室刊本”,不确,此据《补正》(P275-278)。

《玉海堂景宋元本丛书》,刘世珩辑,清宣统三年(1911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贵池刘氏玉海堂刻本。子目详见《广录》(P210),参见《题识》(P273)。《广录》引沈乾一《丛书书目汇编》中子目多收六种。按:其中元延祐覆宋本《景德传灯录》三十卷、宋淳熙贵池本《昭明集》五卷附考异札记二种版片见存。

《贵池先哲遗书》,刘世珩辑,收书22种(不计小种),附录刘氏《贵池先哲遗书待访目》一种,民国九年(1920年)贵池刘氏唐石簃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427)。参见《补正》(P73)、《题识》(P315)。

按:《贵池先哲遗书》分部印行过。《秋浦双忠录六种》、《贵池二妙集》、《贵池唐人集》,见《题识》(P683、P898、P899)。

《一印一砚庐金石五种》,刘世珩辑,光绪癸卯贵池刘氏玉海堂影刊。子目:《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金石图说》二卷、《金石契》五卷《续》一卷《补遗》一卷、《石鼓文释存》十卷《补注》一卷、《金石苑》六卷。

《圣庼丛书》,刘世珩辑,光绪中贵池刘氏刊。子目:《双忽雷本事》一卷、《南朝寺考》六卷、《吴次尾先生年谱》一卷、《刘先生年谱》一卷、《贵池县沿革表》一卷。

《养云山庄遗稿》,清刘瑞芬撰,书共三种,光绪中刘世珩、刘世玮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546)。参见《补正》(P131)。

《杂著偶存》,贵池刘氏承荫校刊,子目:《叶语》一卷、《南岳魏夫人集》一卷、《谢自然集》一卷、《飞尘小住看花记》一卷。

16.卢前

卢前(1905-1951年),原名正绅,后改名前,字冀野,号小疏,别署饮虹。少从吴梅治曲,先后在金陵大学、中山大学、塈南大学等校任教,曲学大家。[ 蔡永明、解玉峰著:《卢冀野:一位被遗忘的曲学大家》,《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4期。]

《饮虹簃所刻曲》,卢前辑,收书30种,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金陵卢氏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923)。

《饮虹簃癸甲丛刻十四种》卢前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南京卢氏刻本。子目详见《广录》(P867)

《饮虹簃所刻曲续刻》,收书30种,1979年至1980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刻本。子目详见《广录》(P885-886)。

《综录》:《常评事写情集》二卷。按:当为一卷。

《广录》:“民国间,卢前计划辑刊金元明清散曲六十种,仅刊成《综录》所收之三十种。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广为搜罗,仿原书款式,刊成是编,使成完璧。”     

按:此说不确,上引卢氏刊《饮虹簃癸甲丛刻十四种》,即在《综录》收录30种范围之外,而均收在《续刻》中。此外,《续刻》中《饮虹乐府》、《诸佛名曲》、《饮虹曲话》、《霜厓曲录》均为卢氏原刻。据版片总目可知卢氏原刻有五十八种,并非为广陵刻印社补刻。

《金陵秘笈》,卢前辑,民国36-37年刊。子目:《冶城客论》一卷、《天京录》三卷。

17.其它

《通斋全集》,清蒋超伯撰,清同治三年(1864年)高凉郡斋刊。子目详见《综录》(P539)。

《玉井山馆五种》,上元许宗衡撰,同治四年至九年刊。子目:《玉井山馆诗》十五卷、《玉井山馆诗余》一卷、《玉井山馆词》一卷、《玉井山馆文略》五卷、《玉井山馆文续》二卷,附录一种,《西行日记》一卷。

《籐香馆删存》,清薛时雨同治七年原刊、薛保楹光绪己卯重刊。子目:《籐香馆诗删存》四卷、《籐香馆词删存》二卷。

《盔山集》,上元顾云撰,光绪十五年刊。子目:《盔山文录》、《盔山诗录》。

《食古斋文录诗录》,柳子屏撰,光绪癸巳吴江费延釐校刊。子目:《食古斋文录》、《食古斋诗录》。

《毗陵周氏三种》,清周腾虎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毗陵周氏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539)。参见《补正》(P128)。

《毗陵周氏五世诗集》,周述祖辑,收书五种,附录一种,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毗陵周氏学乐堂刊。子目详见《综录》(P888)。参见《补正》(P259)。

按:《毗陵周氏三种》收《先德小识》一种,《综录》称民国二十四年排印,可见未曾雕版,现只有封面有版见存。《毗陵周氏五世诗集》附录《先德小识》,不见存版。

《正定王氏丛刻》,清王耕心编,光绪间家刻本。子目详见《广录》(P243)。

《广录》:《觉华龛诗存》一卷,王荫祜等撰。《尚书微名》二卷,王荫祜等撰。

按:《尚书微名》,“微”字当作“徵”。

《陈氏志学斋丛刊》,光绪中陈氏志学斋刊。子目:《天仙正理直论》一卷、《十二段锦》一卷。

《望炊楼丛书》,谢家福辑,清光绪中吴县谢氏刊。子目见《综录》(P677)。

《湫漻斋丛书》,陈凖辑,收书10种,民国瑞安陈氏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687)。参见《补正》(P181)、《题识》(P725)。

《阇楼丛书》,民国三十年刊,子目:《耕烟词》五卷、《词征》六卷、《容台文集》二卷。按:红版。

《复礼堂二种》,吴县曹元弼撰,民国年间刊。子目:《复礼堂文集》八卷、《述学诗》十五卷。

《随山馆二种》,清汪瑔撰,光绪癸未(1883年)刊,泽存书库重刊。子目:《随山馆诗简编》四卷、《随山馆词钞》一卷。按:泽存书库为陈群藏书楼。

二、书局刻本

清末江苏境内有四大官书局:金陵官书局、江苏官书局、江宁聚珍官书局、淮南官书局。江宁聚珍官书局建于1867年,1879年裁撤;淮南官书局,建于1869年,1903年裁并于金陵官书局;金陵官书局,建于1864年,光绪年间,更名为江南官书局,1914年划归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江苏书局,1865年由李鸿章创于苏州燕家巷,以刊刻经史读本为主,后又收入苏州学古堂和存古堂的刻书书版,是同时期全国各大书局中刻书时间最长、刻书品种最多的官书局,1914年由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接收,改名“官书印行所”继续出版,直到抗战时才停止。[ 张宪文、穆纬铭主编:《江苏民国时期出版史》,P4-5,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现存书局版片只有江苏书局所刻版片。金陵官书局、江宁聚珍官书局、淮南官书局所刻版片,均不见存,可能是毁于战火。

《五经要义》,宋魏了翁撰,清光绪中江苏书局刊。子目详见《综录》(P597)。

《综录》:《礼记要义》三十三卷(原缺卷一至二)。

按:存版卷一、二均为一页。

《学古堂日记》,清雷浚、汪之昌辑,光绪十六年(1890年)刊、二十二年(1896年)续刊本。子目详见《综录》(P233)。

《沈余遗书》,清赵舒翘辑,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江苏书局刊。子目详见《综录》(P703)。参见《题识》(P745)、《补正》(P189-190)。

《求益斋全集》,清强汝询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江苏书局刊。子目详见《综录》(P544)。参见《补正》(P130)。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5000245号 公安备案: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808号 版权所有 2015 扬州博物馆 地址: 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468号 邮编:225002 电话:(86)0514-8522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