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遗址蜀岗上城垣城壕之蠡测

——基于2011年扬州唐子城宋堡城考古调查勘探的结果

余力

〔内容简介〕本文在总结分析扬州蜀岗上城址相关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概述了2011年唐子城宋堡城遗址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开展和成果,将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调查结果相结合,基于蜀岗上城垣和夯土遗迹的形状、水系等分布状况可能与不同时期的城垣和城濠相关的认识,推测蜀岗南缘东南隅可能有扬州最早的城址,其后战国时期的楚将之扩建成了广陵城,汉至六朝的广陵城基本上沿袭了楚广陵城,隋江都宫可能包含宫城、东城等部分,唐子城的轮廓较为清楚唯南墙西段尚需确认,宋堡城的城墙和城濠则是基本明确的。本文只是通过对扬州蜀岗上城址的城墙、城濠的大致轮廓进行梳理而略作的一些大胆蠡测,希望能为扬州蜀岗上早期城址及其沿革等问题的探寻与研究提供借鉴。

〔关 键 词〕扬州  蜀岗  城址  城垣  城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扬州城遗址(隋~宋)中的唐子城宋堡城部分,位于扬州市北部蜀岗东缘之上,根据文献记载,扬州城始称“邗城”,建于公元前486年,为吴王夫差所筑,城址在蜀岗上;其后,战国时期的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筑广陵城,汉吴王濞都广陵,六朝时期的太和四年(369年)、大明二年(458年)又有修筑,隋沿用蜀岗上故城筑江都宫城,唐子城沿用或扩大了隋扬州城,宋代则又在此筑堡城并包平山堂。

迄今,在隋唐及其以前的蜀岗上扬州城遗址上开展了一些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大致明晰了唐子城宋堡城城垣城濠的轮廓线,获得了一些春秋至隋代蜀岗上城址的线索。然而,就隋唐及其前的扬州城的研究工作主要还是依靠历史文献,可惜历史文献中有关扬州的资料多为诗情画意,能反映早期扬州城具体地理面貌、形制布局的文献较为稀少。想要解明扬州城的沿革,必须从蜀岗上城址的考古发掘着手,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随着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的逐步切入,2011年在蜀岗上的扬州唐子城宋堡城范围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获得了大量新的信息。

本文在总结分析扬州蜀岗上有关城址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根据2011年考古调查勘探的结果,拟对蜀岗上唐子城宋堡城遗址及其之前的城址的城墙、城濠的大致情况略作梳理管窥蠡测,希望能为扬州蜀岗上早期城址及其沿革等问题的探寻与研究提供借鉴。

一、扬州蜀岗上城址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

唐子城宋堡城遗址总占地3平方公里左右,大致范围是:南界沿蜀岗南缘,自观音山至铁佛寺东北小茅山一线;西界自观音山抵西河湾北一带;北届自西河湾北,经李庄北、尹家桥南至江家山坎一线;东界自江家山坎,经茅山公墓,到铁佛寺东北小茅山一线。遗址内地势呈北高南低的缓坡状,地下水位普遍距地表1.5~2米。遗址内现状地表以村落(堡城村、综合村、丁魏村、雷塘村等)、鱼/水塘、农林耕地为主。

一、蜀岗上扬州城遗址已做考古工作

蜀岗上扬州城址的调查工作开始的较早,但考古发掘工作开展相对较晚,1978年在北墙东段上做探沟发掘,1987和1989年在城墙上做探沟发掘,2002年发掘了蜀岗南门下的下马桥遗址,2006年在唐城遗址博物馆内进行了清理,2006年在平山堂东路北侧铁佛寺以东发掘了唐子城东墙南端与唐罗城北墙的连结点,2011年开始发掘蜀岗南门遗址,2012年开始在唐子城内东南隅新发现夯土城墙(夯44)的东南拐角处进行发掘(图一)。其中,下马桥遗址、唐城遗址博物馆内进行的发掘尚未正式发表考古资料。

1、蜀岗上城址北墙东段上的发掘[ 南京博物院:《扬州古城1978年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9期。]

1978年,在位于尹家桥头的唐子城北墙东段上发掘了7条南北向的探沟(自东向西分别为YDG1~G7),地层堆积基本相同,都有第Ⅰ~Ⅳ期的夯土城墙。

第Ⅰ期城墙起建在生土层上,城基宽11.2米,黄褐色土夯筑,土质纯净,夯层厚7~11厘米,夯窝直径约6厘米。该夯土性质与YZG2⑥性质类似,而YZG2⑥因其下有战国灰坑而可定性为战国时期修筑,故可参照YZG2⑥推测此处的第Ⅰ期城墙为战国时期的。

第Ⅱ期城墙夯土叠压在第Ⅰ期城墙上,夯土结构同第Ⅰ期,夯土中夹有极少汉代陶片,可知本期城墙所筑年代不早于汉代。

第Ⅲ期城墙夯土用黄土夹瓦砾,层层夯筑而成,夯土城墙外砌有包砖墙壁及砖铺的路面,据其内出土遗物推测为不早于东晋时期的城墙

第Ⅳ期城墙夯土叠压在第Ⅲ期夯土城墙之上,为唐代夯土城墙。

第Ⅳ期城墙夯土上即为宋代扰乱层,在城墙上(G7中)发现有北宋小墓。

2、蜀岗上城墙的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扬州城1987~1998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0年。]

1987和1989年,在地表上暴露出的夯土城墙上先后做了7条探沟,分别为西河湾村西城墙上的YZG2、方庄北城墙上的YZG3、综合村东北面东城墙上YZG4、李庄北城墙上的YZG5、堡城村尹家庄东城墙上的YZG6、堡城花园东城墙上的YZG7,并在唐子城中间的南北向城墙上做了2条东西向探沟(北段为YZG6、南段为YZG7)。

(1)东墙

在东墙之上东西向横切有YZG4,以其北壁剖面的地层堆积来说明东墙的沿革。

第Ⅰ期城墙夯土(YZG4⑧)为青灰色,土质紧密细腻,用河塘泥夯筑而成。YZG4⑧中不包含任何遗物,与北墙东段上的第Ⅰ期城墙同样,均起建在生土层之上,但二者的用土不同,不管二者是同期还是不同期的夯筑,都是早于汉代的扬州蜀岗上的夯土墙体遗存,当与战国乃至更早的扬州蜀岗上城址有关。YZG4⑧和YZG7⑤较为近似,位于唐子城东南隅凸出部分的东西两边,都与河塘泥有关,本文推测这二处或许与扬州最早的城址相关。

第Ⅱ期城墙夯土(YZG4⑦)用灰黑土和黄土堆积夯筑而成,城墙中的出土物皆为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压在本期城墙上的YZG4⑥是汉代城墙倒塌土形成的一薄层路土面,说明汉代之后该城曾被废弃过一段时间。

第Ⅲ期城墙夯土(YZG4⑤)为黄色土,土质纯净,城墙东侧边缘有基槽,本期城墙是在汉代路面上重新夯筑的,墙体较第Ⅱ期稍向东移,从出土物推测本期城墙为六朝时期所筑,城墙外侧出现了包砖壁。

第Ⅳ期城墙夯土(YZG4③)是用灰土和黄土交错堆积夯筑,夯层厚6~7厘米,城墙基础存宽11.6米,城基东西两边有基槽,槽内平铺有城砖,本期城墙叠压在第Ⅲ期城墙上,从出土物分析本期城墙为隋唐时期修筑的,城墙内外两侧都有包砖墙。

东墙两侧的坍塌土中,出土有宋至明清时期的遗物,说明隋唐之后,东墙被废弃。

(2)西墙

在西墙上的东西向探沟有南段上的YZG2、北段上的YZG1,以YZG2南壁剖面为例来说明其地层堆积。

第Ⅰ期城墙夯土(YZG2⑥)为褐黄色土,叠压在第Ⅱ期城墙之下,出土遗物皆为战国时期的,其下即为黄色生土。YZG2⑥下有一灰坑(编号YZH1)为战国时期灰坑,这一地层叠压关系,为其它几处城墙的始筑年代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第Ⅱ期城墙夯土(YZG2⑤B)呈山头形分布在探沟中西部,叠压在5A、1层之下,出土物为汉代绳纹砖瓦及泥质灰陶片,推测为汉代所筑。

第Ⅲ期城墙夯土(YZG2④)用褐黄土夹碎砖瓦砾夯筑,包含物为汉代绳纹砖瓦及六朝青瓷片故当为六朝时期所筑。

第Ⅳ期城墙夯土(YZG2③)为黄褐色,夯层夹有碎砖瓦砾,紧贴YZG2④边缘夯筑而成,出土有唐代莲花纹瓦当和越窑青瓷片等故推测其为唐代墙体。

第Ⅴ期城墙夯土(YZG2②)是用黄粘土、黄褐土夹碎砖瓦砾夯筑而成,夯层清楚,夯窝直径6厘米,呈坡状覆盖在第Ⅲ期夯土上,因出土有宋代龙泉窑刻花青瓷碗片和礌石等故可推测其为宋代墙体。

YZG1接近西北拐角,地层堆积总体与YZG2相近,唯在YZG1③C层发现有修筑在第Ⅲ期和第Ⅱ期城墙夯土之上的隋代城墙包砖墙。

(3)北墙

北墙西段上的2条南北向探沟为YZG3、YZG5,其地层堆积中均有五期夯筑城墙遗迹,以YZG5东壁剖面为例说明。

第Ⅰ期城墙夯土(YZG5⑨)为黄色夯土,土质纯净,墙下有沟槽结构,城基槽宽19.5米,深1米,下为生土。该层未见出土物,推测当是汉代之前修筑的。

第Ⅱ期城墙夯土(YZG5⑧)为青灰土,出土物很少,被压在第Ⅲ期夯土城墙下,从叠压关系和出土遗物推测当为汉代所筑。

第Ⅲ期城墙(YZG5⑦)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山头形堆积,夯土为黄色粘性土,出土物多为六朝时期遗物,推测为东晋时期所筑。

第Ⅳ期城墙夯土(YZG5⑤)边缘有砌砖基槽,夯土分上下二层,下层为灰褐土,贴第Ⅲ期城墙南缘筑成,年代稍早;上层为黄褐土,贴灰褐土南缘夯筑。从出土遗物推测,其修筑年代不晚于唐。叠压其上的YZG5⑥表面经过平整,为唐代地面。

第Ⅴ期城墙夯土(YZG5③)是用土和碎砖瓦砾夯筑而成,夯层清楚,明确是宋代城墙。

(4)南北向中间城墙(宋堡城东墙)

在城址中间的南北向城墙上做了2条东西向探沟,城墙北段上的为YZG6,南段上的为YZG7,以其探沟北壁剖面图来说明其地层堆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宋堡城东墙南段和北段的地层堆积有所不同,南段下有3期路面。这说明南段城墙修筑之前,其下一直有早期因人类活动而留下的遗存,可以蠡测这些路面附近或有与之相关的建筑甚至城墙墙体。

YZG6⑤为灰黑土,其下即为生土,出土遗物主要是汉唐时期的陶瓷片。其上的YZG6④为宋代夯土城墙,YZG6③为宋代城墙坍塌土。

YZG7②为宋代夯土城墙基,基槽外有路土面。YZG7③为灰黄色土,路土性质,可能是隋唐时期的路面。YZG7④为黒灰土,也有路土性质,可能是六朝时期的地面。YZG7⑤为青灰土,其下面即为生土,出土遗物均为战国至汉代遗物,很可能为城址中最早的地面。

3、唐子城东墙南端与唐罗城北墙连结点的发掘[ 汪勃、刘涛等:《扬州唐城考古新收获》,《中国文物报》,2007年3月21日。]

2006年,在平山堂东路北侧铁佛寺以东发掘清理出了唐代罗城北墙夯土遗存。位于该处东北隅的高岗为唐子城东南角城墙和唐罗城北墙的夯筑墙体交接处,依据原有地势对暴露出的断面进行了简单清理,局部揭示出了城墙堆积的结构,从地层关系结合出土遗物来看,唐罗城城墙墙体可能包含有两期,早期依照原始高岗地貌,平整夯筑加高,其时代最早为唐代中期,后来可能在城墙内侧进行了补筑加宽,但两期城墙的准确时代和分期关系不明。

城墙交接处东南的唐代城墙上有深达距现高岗地表5米的凹陷,宽度因被水沟破坏而无从得知,凹陷处均为宋代堆积,推测可能是唐罗城北墙西端水关遗址。

结合原有调查资料和文献记载,可以基本确认唐罗城北墙与唐子城南墙、东墙的连结位置、唐罗城北墙西端水门的位置。

4、扬州城蜀岗南门遗址的发掘调查

蜀冈南门遗址位于扬州市蜀冈南缘,是唐子城和宋堡城的正门,文献记载中的隋代江都门和行台门、唐代中书门、五代杨吴天兴门可能都位于此处。该城门也是唐代的子城和下马桥及罗城、宋代的堡城和夹城北门相连结的蜀冈上城址的唯一南门,该门址的发掘对于正确深入认识整个唐宋扬州城遗址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10月至同年12月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并再次对遗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勘探。由于遗址整个被树木、苗圃或房屋等覆盖,故首次发掘地点选在了南距主门道中心约40米的没有房屋的位置,主要清理出了分别属于晚唐至南宋、宋代、宋元之际的共Ⅲ期道路以及南宋时期的3处夯土墙体等遗存,确定了晚唐南宋时期南门遗址出主城门道路的南端,基本明确了南宋时期主城门和主城墙的南边缘。再次勘探结果表明,整个门址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主城门内侧和主城墙的位置在现代民房之下,主城门北边缘以南和揭露出来的主城墙下的北部之间还有较早的一期夯土城墙遗存,主门道以南可能有瓮城的夯土墙垣。首次发掘和再次勘探工作为后续计划开展的全面发掘工作提供了线索,为解明整个南门遗址的时代沿革、主城墙、主门道具体位置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5、唐子城内东南隅新发现夯土城墙(夯44)东南拐角的发掘

2012年,开始在唐子城宋堡城遗址内进行考古发掘工作,首先在唐子城东南隅新发现夯土城墙(夯44)的东南拐角处进行发掘。

发掘结果基本证明了此处是夯土墙体的拐角,发现的夯土组成可以分为上下2层。上层夯土残存由多块夯土组成,分布较广,直接叠压在下层夯土之上;下层夯土仅发现于2012YSD1502T3D的中部,该处原来可能是池塘。从夯土中的包含物来看,上层夯土的夯筑时代不早于晚唐,下层夯土的夯筑时代不早于隋。

夯44的发掘结果结合铁佛寺以东唐子城和罗城城墙连结处的发掘结果,证明至少晚唐时期的唐子城确实曾有过两重城墙;夯44下层夯土及其包含物,说明下层夯土很可能是隋代的夯筑而成的,也就是说夯44或与隋东城有着某种关系。并且,夯44的解剖中没有发现早于隋代的夯土,也从侧面表明了春秋战国乃至汉和六朝的广陵城的城垣未在此处。另外,夯44的发掘,在一定程度上映证了调查勘探的结果,在某种层面上表明夯土带1可能确实存在,这对于今后继续参照勘探结果进行发掘,为进一步解明蜀岗上扬州城址的总体形制和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2011年的调查勘探成果

为配合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受扬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在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瘦西湖街道办事处及下辖村组的大力支持下,由扬州唐城考古队工作队主持,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承担,对扬州唐子城宋堡城遗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

1、思路和方法

调查勘探工作首先以堡城村十字街中心为原点、东西正方向为横轴、南北正方向为纵轴,将整个区域分为A(西南)、B(西北)、C(东北)、D(东南)4个大区;再以原点为中心,按象限法正方向布60米×60米合计530多个探区;然后以每个探区西南角为基点,以4米等间距的正方向梅花点布孔法布孔行探,自西向东依次为第1~15列、加孔依次为第1.5~14.5列,由南往北依次为第1~15行、加孔依次为第1.5~14.5行。探孔间距4米,即4米×4米布孔,再在中间加孔,即探孔整体为2米1行/列。

将探孔间距定为4米的主要理由有:调查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找寻夯土台基、城垣城壕等大型建筑的遗迹,探孔2米一行/列勘探足可;古代城市方向北和现代地图方向北之间有偏角,扬州城遗址南北向的方位角在北偏东5度之内,用现代地图方向北布孔,加之普探基础上的精探,漏掉大型建筑的可能性很小;短期内在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完全探明遗迹总体分布的难度很大,4米间距的布孔较为合适;为了建设地理信息系统,需要获得大量探孔的三维数据,4米间距的探孔基本可控地层的变化;间距太小,会过多损毁庄稼,不利于平稳迅速地推动调查工作,而苗木、菜田等的垄距基本为4米,故而4米间距布孔较为可行;1米或2米间隔的布孔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破坏遗址,并不利于遗址的保护工作。

调查勘探工作中,为了掌握遗址区内的地貌起伏状况,并为后期地理信息系统的制作提供科学依据,在可探区域内间隔约15米采集1个带有大地坐标的高程点作为地貌数据点,全区共计采集这样的高程点4000余个。调查勘探完成了普探探孔20余万个,精探探孔因数量太大未统计。调查勘探采用全站仪、RTK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现的遗迹测绘成图,保证每个遗迹、每个现象点都能与实地、扬州市地形图、考古勘探平面图相对应,这也是目前遗址调查最精确的成图方式。通过2011年在唐子城宋堡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遗址范围内的地下遗迹分布情况基本清楚了。

2、主要成果

调查勘探的结果,发现各类遗迹676处(包括近代墓葬124座),重要遗迹大致可以分为夯土带、壕沟、建筑基址、门址、道路、窑址、井、灰坑等8类(图二)。所有现象均经过RTK、全站仪精确定位,共计采集现象位置点2360个。

(1)夯土带

在宋堡城东墙以东,新发现了2条夯筑迹象明显的土带,夯层厚0.2~0.3米,土质致密粘硬,夯土带1略呈方形,由夯12、夯40、夯45、夯44、夯75、夯74、夯73、夯72、夯70等组成,走向基本与唐子城城墙平行;夯土带南北条带间距约980米,东条带东距距子城东墙97~180米、宽27~40米,南条带南距子城南墙约150~580米、宽23~60米;北条带北距子城北墙约210米、宽20~30米。夯土带1上部由黄褐色土和浅褐色土混合夯筑而成,含炭屑、红烧土粒等,下部由黄色生土或黄褐色生土夯筑而成,最厚处近3米,从其分布、宽度、夯筑特征来看,该夯土带可能与唐子城相关。

夯土带2呈弧形,由夯60、夯61、夯62、夯63、夯9、夯42等组成,位于原知的宋堡城东、北墙外,走向基本与堡城东、北墙平行,南距堡城东、北墙约120米。部分夯土区为现代民居所压,卡探出的条带长约1510米、宽45~150米。夯土带2上部由黄褐色土与浅褐色土混合夯筑,较干硬,含炭屑、烧土粒、陶片等,下部由黄褐色生土夯筑,最厚处约3.2米。从其走向、夯筑特征及与堡城的相对位置分析,该夯土带上部当与宋堡城有关。

(2)夯土台基

遗址区内还发现夯筑迹象明显的土台70处,夯层厚0.1~0.2米,土质密实度比夯土带略大,提取出的土样大致也分为由含沉积膏泥的黄色生土夯筑、由含灰色沉积膏泥的黄土夯筑而成、由黄褐色土和浅褐色土混合夯筑等3类,均为调查区域典型的夯土形式,结合平面结构,推测这些夯土区应该建筑基址。此外,还发现了23处大面积开口于同一深度的砖块、瓦砾堆积区,推测为房基或房屋倒塌所形成。

(3)水系

勘探结果还表明,遗址区内水系极为发达。勘探发现13片大型淤土区,从其平面分布、土质、深度等情况综合分析,推测这13片淤土区原为壕沟,其功能可分为城濠、给排水、景观类水系等3类,有的也很可能与不同时期的大型建筑有关。

唐子城宋堡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是跨地区、跨单位合作的一次创新尝试,如此大面积、高精度、高强度、高效率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是以往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中没有过的。唯一遗憾的是,很多关键位置现为村庄房屋而无法勘探。


二、扬州城遗址蜀岗上城垣城壕之蠡测

唐子城城垣的形状不甚规整,且该范围内城垣、水系又有一定的规律性,推测这种形状的形成,可能与不同时期的城垣和城濠有关。前代留下的城濠更是后世在筑城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后代筑城时会受到前代存留城垣及其所形成地貌的影响,较晚城址在范围的扩大或缩小中借用较早的城垣城濠在已知扬州城的沿革中较为多见。

基于如上对扬州城沿革的基本认识,根据扬州城历史沿革的相关历史文献和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资料,结合2011年的调查勘探结果,全面分析唐子城范围内的地形、地势、地貌,可以推测蜀岗南缘东南隅可能有扬州最早的城址,其后的战国楚广陵城、汉广陵城、六朝(东晋)广陵城、隋江都宫(含宫城、东城等)等时期的多个城址有一些线索,唐子城、宋堡城的城墙城濠则已有较多的明确因素。

一、蜀岗上扬州最早城址的蠡测

唐子城东南隅较为特殊,东部向东凸出,南部向北凹进。唐子城东南隅的该部分城垣的东段以东、南段以南、北部短墙部分以北有城濠;北部东西向短墙以北城濠有继续向西延伸与水沟(现存的水塘位于勘探出来的与宋堡城东城濠相连的东西向水沟内部偏南)成一体构成北墙外护城河的可能性;西部在汉墓博物馆和唐城人家饭店之间至今仍存可能与宋堡城东墙外城濠相关的水沟,推测该水沟或即为该小城的西侧城濠。如此,构成了一个四面有城垣、城垣外侧有城濠的小城。推测东墙上北部的水门,或许与该小城的城门有关;南部的水门,或与该小城的排水系统(与城外沟通、兼及水运)相关。

推测为该小城的东墙北段上,原有唐子城东墙YZG4的发掘资料,YZG4⑧即第Ⅰ期城墙夯土为河塘泥夯筑而成,直接夯筑于生土之上,在其他城垣上均未发现此种夯土,因此推测该夯土墙体或与最早的扬州城夯土墙体有关。

推测该小城的南墙或与唐子城的南墙东段相关,2006年在铁佛寺以东城墙上的发掘,由于周边全部为河沟故未能解剖至底,仅知罗城北墙部分是直接夯筑于生土之上的,至于唐子城南墙的沿革问题并未解决。扬州蜀岗上城址的南墙,除了宋堡城城墙、唐子城南墙东段之外,都还需要通过考古发掘来说明其所在位置。

推测为该小城的西墙西侧,有宋堡城东墙(内侧墙)YZG7的发掘资料,YZG7⑤为战国至汉代地层,与YZG4⑧均直接叠压在生土之上,且皆为青灰色土,并非夯筑墙体。推测最早城址的西墙或与堡城东墙的外侧墙有关,蠡测宋堡城城墙下的道路或与该小城西墙以西的遗存有关,在解明宋堡城东墙外侧墙沿革的发掘中,或能找到探寻最早城址西墙的线索。

唐子城中间有东西向的短墙,该部分的性质是否与唐子城东墙YZG4情况相同,需要发掘确认。该东西向短墙南北均有水沟,勘探结果表明,在水沟以南、东西向短墙向西延长线越过南侧的地带上有较为集中分布的夯33至夯36。夯33形状与东西向短墙基本成东西一线,南北37.9、东西15.6~21.0,由含灰色沉积膏泥的黄土夯筑,土质粘硬较为纯净。

关于蠡测的位于唐子城东南隅的小城的城门,尚无任何线索,东墙上的2座水门或与其东门相关,北墙上夯33和夯44之间的南北向缺口或许与其北门相关。夯33和夯34之间有南北向通道状缺口,东西宽约6米余,夯33南北存约长37米。夯34和夯35之间也有一个南北宽近4.5米的通道形缺口,夯34东西6.5米。夯35东部与夯34成南北一线,西部南缘与夯33以南的夯36大致在东西一线上。如此,夯33~夯36这4块夯土遗迹很可能与城门门道两旁的设施相关。

以上城垣若能通过发掘确认,那么与之相关的城濠就当与邗沟有关。蠡测若成立,则该小城或即邗城,其南边、东边的城濠或即古邗沟。2千年前的长江北岸较现在靠北,水位也应高出许多,如此蜀岗东缘的水系是可以直接与雷塘水系相连的。

扬州城的历史始自古邗国,发现的周简王公元前585年的“邗王”铭文青铜戈(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早于吴王夫差建筑邗城(公元前486年)约一百年。河南卫辉发现的吴王夫差十四年(公元前482年)青铜壶的铭文中有“邗王”,并且在邗王前加有“禺”,即吴的国号,证明公元前482年的邗国已被纳入了吴国的版图。

吴王夫差所筑的邗城,其时间约在公元前486年,虽然目前尚不知其所在。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邗城还处在城池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位置当能扼守邗沟入江之处,夫差在北上黄池会盟之前,先并掉了邗国,并在邗沟河口的北岸筑城守卫。《左传》哀公九年中,将这段历史简洁地概括为“秋吴城邗沟通江淮”8个字。

二、楚至六朝广陵城的蠡测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掉了吴国,邗城就属越国所有。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威王举兵攻打越国,邗城转为楚国所有。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就邗城故址增修广陵城,有子城和金城两重,蠡测楚广陵城就是以唐子城东南隅的小城为基础,向西、向北增修,早期的小城可能就是子城或金城之一的范围。

(一)楚广陵城

唐子城西墙北段、北墙、东墙上的探沟发掘资料中,除了唐子城东墙YZG4最下一层夯土的时代或不晚于战国,其他11条探沟中直接叠压于生土之上的最底层夯土墙体的时代均属于战国,这些遗存当时战国楚所修筑的广陵城的遗存,城壕在城垣外侧。至于唐子城西南隅是否属于唐子城及更早的城址,尚需发掘工作证实或确定。

需要考古工作确认的是楚广陵城的南墙,前文也已提及南墙的问题,唐子城遗址的南墙尚缺乏发掘资料。据现有资料,楚广陵城的南墙所在至少有二种可能性:一是整体与唐子城南墙相同,即被叠压在唐代墙体之下,需要今后在唐子城南墙的确定发掘工作中找到线索;二是楚广陵城南墙东段在唐子城南墙之下,西段和基本与唐子城宋堡城南门遗址成东西一线的夯70、夯72、夯73、夯74、夯75、夯78构成的东西向夯土带有关。

上述东西向夯土带以南的夯71、夯79至夯83,以北的夯76和夯77的性质,均与夯73接近,亦即这14处夯土遗迹有着共通性,并且夯84至夯86的土质土色包含物也与夯73相同,故而即使夯73发掘结果表明其与楚广陵城南墙无关,也能为其他13~16处夯土遗存性质的判明提供线索。这些夯土遗迹之下多为含水极为丰富的土层,含水土层很厚。

若上面关于邗城和古邗沟的推测成立,根据现存蜀岗南缘的地势,加之2012YSD1502夯44的发掘、2011年蜀岗南门遗址的发掘和勘探结果,大致可以认为唐代地面海拔基本在今堡城南路地表之下4米左右,再考虑到2000年前长江的水位较现在高出许多,那么或许上述夯土遗存之下的大面积的较深大量含水的地层堆积很可能与古邗沟相关。

楚广陵城西墙北段的存在,以为唐子城西墙北段的YZG1⑥、YZG2⑥中的第Ⅰ期夯土城墙所证明,但是唐子城西墙南段上没有做过发掘,并且唐子城南墙西段尚不甚明确,亦即尚需在唐子城西墙南段的发掘工作中确认西墙南段的沿革。

(二)汉广陵城

唐子城强上所做探沟中的第Ⅱ期夯土城墙中,出土有绳纹板瓦和云纹瓦当,是汉代建筑材料,与《汉书》记吴王刘濞修筑的广陵城相一致。推测汉广陵城是在楚广陵城的基础上修缮而成,城壕在城垣外侧。

关于汉广陵城,同样是南墙、西墙南段需要确认。崔致远纪念馆内的发掘工作中,在距现地表之下4米左右的深度发现有水井、园林(?)遗迹等,说明蜀岗南缘的地面高程与唐代地面高程相近,均在现今地表4米之下,至于唐子城西南隅是否在汉广陵城内尚需确认。唐子城东墙YZG4⑥有属于汉代路面、YZG7⑤也有是沿用至汉代的可能性。

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扬州之地属于九江郡的一个属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7年),刘邦封濞为吴王,以广陵为都城,并在广陵外城的东侧,附郭修筑了一道墙,于是广陵城扩大到了三重,城的一周“十四里半”。“七国之乱”后,汉景帝改吴国为江都国,调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又改江都过为广陵国,封其子胥为广陵王。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在此地设立广陵郡,自此以后,广陵或为国或为郡,但其作为首府的性质一直没有变。

(三)六朝(东晋)广陵城

晋代的广陵为广陵郡的治所,桓温大修治之。南朝宋广陵王诞于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增加了外城、子城,但未改变广陵城的形制,汉广陵城的形制一直延续到南朝终了。

推测六朝广陵城的框架基本与汉广陵城相同,YDG1~G7第Ⅲ期为东晋时期的夯土城墙,用黄土夹瓦砾,层层夯筑。第Ⅲ期夯土城墙中出土有典型的六朝青瓷片(北城墙探沟中还发现有戳印隶书“北门壁”的城砖),与文献记载东晋太和四年(369年)大司马桓温修筑的广陵城是一致的。

YDG3、YDG4夯土城墙外,砌有包砖墙壁及砖铺的路面(在G3、G4内)。YZG5⑥应是第Ⅲ期城墙的坍塌堆积土,表面已形成很薄的一层路土面。YZG7④为黒灰土,也有路土性质,可能是六朝时期的地面。

三、隋扬州城的大胆蠡测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除扬州总管府,改设江都郡,领有江都等十六县。《隋书·地理下·扬州·江都郡》(第873页)注释中有:江都郡于开皇九年改为扬州,江阳于开皇十八年改县为邗江,大业初更名江阳。有江都宫、扬子宫。

隋书中关于江都宫的具体记载较少,除了炀帝数下江都之外,还有“俄而勑(张)衡督役江都宫”(《隋书·列传第二十一·张衡》第1391页)、“(徐)仲宗迁南郡丞,(赵)元楷超拜江都郡丞,兼领江都宫使”(《隋书·列传第十一·赵芬》(第1251页)的记载。

关于扬州的隋“东城”(《隋书·列传第五十·宇文化及弟智及》(第1888页)中提及,江都宫的“东城”应当是源自隋洛阳的东城。

《宋史·河渠六·东南诸水上》(第2388~2389页)载:宣和三年四月,诏曰:“江、淮漕运尚矣。春秋时,吴穿邗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汉吴王濞开邗沟,通运海陵。隋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雍熙中,转运使刘蟠以山阳湾迅急,始开沙河以避险阻。天禧中,发运使贾宗始开扬州古河,缭城南接运渠,毁三堰以均水势。今运河岁浅涩,当询访故道,及今河形势与陂塘潴水之地,讲究措置悠久之利,以济不通。可令发运使陈亨伯、内侍谭稹条具措置以闻。”由此可知汉、隋亦修浚邗沟,或可认为春秋吴~隋,邗沟数经修浚,但其位置可能变化不大,北宋雍熙(984~987年)年间才开始发生较大变化。

根据勘探结果并参考王学荣氏隋代江都宫平面布局意向图(图三),对比隋唐洛阳城、隋大兴唐长安城太极宫的形制布局,结合文献中有隋江都宫和隋东城的记载,隋扬州城内的区域划分具有2个特点:①整体形制布局与隋唐洛阳宫城和皇城近似,即整个蜀岗上隋城即为“江都宫”和皇城,中间为宫城(宫城东部为东宫),宫城东侧有东城,宫城西侧有隔城,宫城和东城北侧有相当于圆璧城和含嘉仓城的部分,宫城和东城以南为皇城;②宫城的形制布局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近似,中为太极宫,东为东宫,西为掖庭宫。

为了便于表述,参照隋唐洛阳城宫城和皇城各部分名称,暂定隋扬州城各部分名称及其范围为:宫城(分为中区、东区、西区)、皇城(宫殿区和东城以南)、隔城(宫城以西)、东城(宫城以东)、北城(宫城和东城以北)等5个部分。江都宫城确实存在,但其所在和范围没有线索;东城的存在基本可以认可;皇城、隔城是否存在,不知;若江都宫城的西北角确实就是现在唐子城的西北角,那么所谓的隔城也可能是宫城的西半部;北城确实存在,但或无此名称。皇城是否成立,也是个未知数。总之,除了能说江都宫城、东城确实存在过,其他的都极匮乏线索,其所在及名称等最多只能说是大胆的蠡测。

隋两京的设计者为宇文恺,隋炀帝下扬州沿线建筑也是宇文恺布置的,扬州江都宫城的设计若确实与其人相关的话,将两京的因素揉合起来的可能性也并非全无可能。

如若上述分区能够成立或部分成立,那么相当于隋唐两京郭城的部分在扬州城的所在则需要考虑,即“隋罗城”到底存在与否的问题。

从已有发掘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来看,笔者的倾向性意见是:宫城(或指唐子城西北角直至东城以西部分)、东城(范围或较上述的要大)是存在的。

(一)江都宫城

宫城南墙,即皇城北墙西段,与东城南墙成一直线,在探寻楚广陵城南墙的相关发掘中或能找到线索。调查得知,在宫城中轴线以南、十字街偏南的堡城南路西侧民宅下,有几个大、小莲花柱础,并成列分布,这或与江都宫城正门附近的建筑基础有关。

宫城北部一般有池苑,按隋江都宫城模仿了隋洛阳宫城、隋大兴城太极宫的形制,则隋江都宫城的池苑亦当在宫城区域的北部。隋宫城北部水系较多,有的地方很宽,或许就与池苑相关,因此在诸多水沟的发掘中,当注意是否有隋宫池苑。另外,若宫城能够确定,那么宫城以北则当为后苑,亦即在整个蜀岗上城址以北,有隋离宫别苑存在的可能性。

隋代江都宫城墙仅有局部发现,出土于唐子城西城墙西北角探沟YZG1第Ⅳ期城墙之内。隋代城墙利用了第Ⅲ期的夯土墙体,只在墙体两侧包砌有城砖,城角东西宽27米,拐角呈90度直角形,残存的城壁砖高3.15、厚0.8米,壁面城砖是特制的,青灰色,长35、宽17、厚8厘米。制砖坯时把砖的一侧边缘(长边或宽边)经抹削倒棱(抹去直角边,改为80度斜面)呈斜面砖,俗称“牛头砖”,砌墙时斜面朝外,砌好的城墙壁面自下而上自然形成收分,每砌高1米,墙面向内收进18厘米。城砖砌法,采用平铺顺砌,每层中砌有少量丁砖,用来加固墙体的牢固。用细腻黄泥砌墙并灌浆,砖缝严密,墙面似清水磨砖对缝状。这种斜面城砖和砌法与洛阳隋唐宫城城墙作法相同,而与唐宋时期砌法有异。

宫城东区的东墙,即东城的西墙,在宋堡城东墙外侧墙体夯9的发掘中或能找到线索。夯9呈弧形,西北—东南走向,长940、宽64~149米。夯9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黄褐色与浅褐色土夯筑,较干硬,含炭屑、烧土粒、陶片;下层由黄褐色生土夯筑,土质粘硬。上层明确当属南宋墙体,下层或即为与隋代城墙相关。

宫城的北墙或在唐子城北墙西段(推定的隋宫城北墙)向东的延长线上,在唐子城北墙东段西部以南探寻到长234.0、宽20.0~27.0米的夯12,其或许与宫城东区的北墙相关。

在堡城村十字街西北探测到了夯64、夯65、夯68位于南北一线上,且土质土色基本一致,或与宫城西墙有关。夯68残存厚度1.5米,是墙体的可能性较大;夯64和夯65存厚仅0.3米,是否墙体尚有疑虑,但夯64、夯65与夯68的东西宽度较为接近。夯64和夯65东侧有66、夯67,或许为西区内的建筑基础。

YZG5⑤即第Ⅳ期夯土墙体,为灰褐色黄褐色土夯筑而成,属于隋唐时期,因此可以认为宫城西区北墙在唐子城北墙西段东部之下。

推测隋城内有穿过宫城的水系,东南角为低地或有水门,隋城的水系还应是以广陵城的水系为基础的,因此拟从围绕上述宫城区域的水系入手蠡测。宫城区域内勘探到G5至G13计9条水沟,其中G7至G9向东均与G5交汇。这些水沟或许与宫城的城濠、池苑、给排水系统等相关。G12、G13或与宫城南濠相关,G5、G6或与宫城中西区域的东濠、北濠相关。G8与G9交汇处以西和G12东段、G10、G5北部西段许可构成围绕中区宫殿区中心部分壕沟。

G11位于隔城西、北,东与G10交汇,G12西段、G13西段主要位于隔城范围内。G10或许为中区宫殿西侧的壕沟,在探寻六朝广陵城的工作中可以找到线索。

宫城内当有较多的建筑基址残存,在堡城村十字街东北隅勘探到夯1、夯2、夯3、夯4、夯5和活动面1。该部分的夯土的土质土色基本相同,均由含灰色沉积膏泥的黄色生土夯筑,土质粘硬。由于这些夯土台基均起在生土之上,推测当是时代较早的建筑,又因其位置在隋宫城中区东部,蠡测其或与隋宫相关,有待发掘确认其性质。

(二)东城

前文勘探成果中述及的夯土带1,或即东城的东部轮廓线。东城若存在,其东墙当与由夯44东端和夯45(或还有夯90)组成。夯44基本为东西向,长354.9、宽25.7~69.3米,可分为上下2层夯土,上层0.7~1.2米为黄褐色与浅褐色土夯筑,含炭屑、烧土粒等;下层由黄褐色生土夯筑,土质粘硬,西厚东薄。2012YSD1502夯44东端的发掘,证明了勘探资料基本正确,找到的不早于隋代的夯土或许与东城的墙体相关。

夯44的发掘说明夯44上层夯土为不早于晚唐,下层夯土不早于隋,下层夯土直接叠压在生土之上。但是,为了较为全面地明确夯44属于城墙的性质,并确认其是否与东城有关,并明确夯土带1是否在唐代早期亦有沿用等问题,还需要继续选点发掘。

东城的西墙即宫城的东墙,向北凸出宫城东墙的部分需要探寻,也许与宋堡城东墙外侧城墙南段有关,或可在最早扬州城址西墙的探寻工作中找到线索。

东城的北墙,在唐子城北墙东段以南,夯12以北,调查勘探到由夯19、夯28、夯31构成的夯土带,均由含灰色沉积膏泥的黄色生土夯筑,土质粘硬,推测该夯土带或许与东城北墙相关。上文中推定的宫城北墙(夯12)与此处推定的东城北墙之间,有南北向的夯18,夯18或即为东城北墙西端与宫城北墙东端的连结墙。

(三)北城

这里所谓的北城,只是在形制布局上相当于隋唐洛阳城含嘉仓城所处的相对位置,若扬州隋宫城、东城确实存在于上述之地,那么北城的存在就是客观事实,只不过因不知其名称而暂呼之为“北城”而已,或其本身并无专有称谓。

需要注意的是,在北城范围内调查勘探时发现存在着大量的灰坑,虽然尚不能确定这些灰坑的性质,其与建筑物是否相关亦尚不知,但似可大胆蠡测其或与仓库、存储有关,即与隋唐洛阳城相应位置的“含嘉仓城”的性质也有关联。

(四)“隋罗城”存在与否的探索与研究

既然大胆蠡测隋代的江都宫城和东城位于蜀岗之上,那么隋扬州城到底是否有罗城呢?唐代罗城北墙和唐子城东南角交界处明确是唐代的墙体,唐罗城北墙、唐五代罗城8号门、杨庄唐罗城门的发掘等工作也表明这些地方没有隋代墙体遗存,蜀岗之下发现的隋代遗存也极少,因此基本可以认为蜀岗之下的唐代罗城墙与隋代城址没有关系。蜀岗上隋代城址的发掘工作,亦可从侧面解决隋罗城是否存在的问题。

但是,江都宫城和东城的存在,就意味着需要有百姓生活的区域。或许隋代扬州罗城并无郭城,也或许与洛阳城郭城近似的扬州隋代郭城尚未被发现。

四、唐子城的蠡测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5000245号 公安备案: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808号 版权所有 2015 扬州博物馆 地址: 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468号 邮编:225002 电话:(86)0514-8522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