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之我见


论文摘要:自2007年1月扬州市政府公布《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以来,扬州的文博城建设至今已走过第一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文博城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显现出来,已建文博场所的“质”和“量”不能同步,它们的“惠民”功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因此在今后10年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以管理好、利用好建成的文博资源为首要目标,充分发挥这些场所的展示教育功能,全面提升文化博览城建设的品位和市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关 键 词:扬州 文化博览城  建设  惠民

在2000年7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张文彬局长对扬州的古城遗址给予高度评价:“江苏省扬州市的建城历史,从春秋历经唐、宋直到明清,绵延了近2500年,城市发展过程,被叠加式的文化堆积一代代地保存下来”。扬州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北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古运河,是南北水陆交通枢纽,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南方政治、经济中心,人文荟萃,文化遗产众多,不仅包括埋藏于扬州地下的文物宝藏和地面上的城市、街道、河流、建筑、民居等物质遗存,还包括古运河水孕育出来扬州人在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宗教等领域的精神遗存。

为进一步提升扬州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和城市竞争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名城, 2007年1月扬州市政府公

布了《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计划分三个阶段:近期(2006-2010)、中期(2011-2015)、晚期(2016-2020)对明清古城区、扬州城遗址的核心区以及古运河沿线进行规划改造,高水平建设一批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和古文化遗址广场,充分展示扬州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民俗风情,发挥扬州历史文化的经济社会功能,精心打造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博城品牌,促进文化、生态、旅游、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第一阶段的改造已经结束,“文化博览城”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11年底,我市已累计建成文博场馆82个。前不久,2012年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计划在2014年扬州建城2500周年之际,完成百座文博场馆建设计划。“文博城”的建设虽然可以充分挖掘古城扬州的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的文化个性。但有相当一部分文博场馆的有效应用和科学管理还需加强,建起来要及时用起来、管起来,综合效益才能大起来。对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保量更要保质

每年的4·18“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运博会等大型活动推动了一大批文博项目的建设,工期紧,任务重,有些细节就容易忽视,一定程度上对文化遗产本身产生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就以 “南门遗址博物馆”为例,该项目2010年4月立项,作为9月26日运博会的主要参观场所,要求9月20日前完工,工期只有短短的5个月时间。南门遗址博物馆的建设由东南大学设计,根据遗址保护的具体要求,针对南门遗址地处市中心、场地较狭窄不便于大型设备施工的特点,结合建筑造型要求,选用了菱形交叉的编织结构,从而用较小的结构断面跨越较大的跨度,充分体现结构轻盈的建筑设计效果。因其模样貌似北京的“鸟巢”,被形象地称作“南门鸟巢”。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首先,虽然是大跨度钢结构建筑,不采用水平的钢梁和直立的钢柱,但一些重要的点还是需要在地基上打桩,虽然这次使用了“静态打桩”技术,可还是一定程度地破坏了古遗址的地层结构。其实,馆内参观线路采用了轻质木栈道的形式,参观流线的起点在南部主入口,沿瓮城周边形成主环线。在瓮城墙体的东侧,利用遗址发掘现场留下的地层开挖部分形成展示空间,并通过轻质钢楼梯与主环线相接,提供鸟瞰南门遗址的最佳视角。木栈道悬空于遗址之上,沿城墙而建,着力点分布于墙面和地面,如果支撑杆打入地面深度不够,牢固度必然会受到影响,存在参观安全隐患,如果保证牢固度,那么支撑杆进入地面的深度就要增加,地层结构必然被破坏。由于工期原因,这些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最终成为遗憾。

目前很多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看似保护,实则不然。建设者往往将很多现代理念和设计材料运用于古文化遗址的修复工程中,不能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出来的成品往往“四不像”,既无古风古韵,也无现代气息。以东圈门为例:东圈门是两淮都转盐运司(运司衙门)东面的护卫门(宾阳门),是一条住宅文化街,如今东圈门都是灯红酒绿的小饭店,其定位当否?一条有老字号、老住宅、老民俗与老居民紧密相连的有血有肉的老街,才能彰显古扬州的神韵与魅力,而不是现如今的“美食一条街”。

文博城的建设目前在数量上虽已超额完成,但是质量是不是“精”?内容能不能充分体现 “扬州地方文化特色”?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二)“惠民”要落在实处

目前建成的82个文化项目,只有一小部分正常对市民开放,平日都是闭馆状态。笔者常常在东关街某些景点门口看见外地游客吃“闭门羹”,失望而归,就比如“瓠园”、“消防史纪念馆”、“武当行宫”、南门遗址博物馆等几个场所,只有在比较重要的政府接待日才对外开放,平时要么大门紧锁,要么在门口放置一块牌子,上书:“今日开会,暂停开馆”。就好像文化博览城的这些项目专为政府部门服务,而非大众参观之地。另外,这些文博场所管理比较混乱,人员配备不到位,有的场所售票员要充当临时讲解员,同时还要维护场馆秩序,一人多岗;有的场所干脆连讲解接待人员都没有,这能体现出文化博览城的建设价值么?

文化博览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重项目建设,也要重运营管理,文化博览城项目的建设不是最终目的,应该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发挥其社会展示教育功能,防止建一个放一个,要让其“惠民”功能真正落到实处。文化博览城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本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在统一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将它们的自身特色一以概之。比如位于东圈门的瓠园是晚清由仕而商的盐商何莲舫的住所,也是两江总督曾国藩经常游息之地,现在置于瘦西湖小金山下的那块“宋宣和花石纲石舫”原来就放置于瓠园。地处东圈门地官第10号、12号的丁氏、马氏盐商住宅与其毗邻的汪氏小苑共同构筑成为一个“大宅门”群,再现了昔日盐商生活场景。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就是:建筑本身遮盖了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游客参观后一般只会记住青砖小瓦、雕梁花窗、飞檐翘角、假山回廊、水池凉亭,根本区别不了每个盐商建筑自身的特色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其实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些文博场所,深入浅出地让观众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比如我们可以在瓠园的凉亭里找人定期开讲“扬州评话”,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家讲讲瓠园的故事,讲讲何莲舫是为什么弃仕从商,讲讲他和曾国藩的深厚情谊,等等。比如在丁氏马氏盐商住宅,可以雇佣一些临时演员定时定点为观众表演清代盐商大贾家庭请安、用膳、嫁娶等生活场景,让观众感同身受,不自觉地就知道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

文化博览城的建设已经入中期阶段,将新建一批文博场所,但是笔者认为如何管理好、利用好已建成的文化资源,应该作为今后文化博览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突破的主攻方向。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各文博场所交流,学习推广好的运营管理经验,力争每个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文化“惠民”效能。在文化博览城建设中,要将每个项目置于扬州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衡量、定位,提升文化博览城建设的品位和市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通过打造文化博览城,促进全市文化、生态、旅游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刘 刚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5000245号 公安备案: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808号 版权所有 2015 扬州博物馆 地址: 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468号 邮编:225002 电话:(86)0514-8522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