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画装裱流程心得——以装裱刘鸿渊《仕女》立轴为例



摘  要:立轴是一种字画装裱形制,其装裱技艺具有特殊性。针对扬州博物馆馆藏一件病害较为严重的刘鸿渊“仕女”立轴,采用清洗、揭裱、修复、装裱等技术措施,使该立轴恢复原貌,达到了预期要求,符合文物修复原则。

关键词:立轴、装裱、保护修复


1.引言

中国书画装裱,古称“装背”、“装潢”。关于书画装裱工艺产生的确切时间至今尚未定论,但一般定论认为装裱产生在纸张发明之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绘画得到了飞跃发展,一大批绘画大师脱颖而出,如顾恺之、张僧繇、曹不兴等等。装裱书画的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在史料中出现了徐爱、虞稣、巢尚之等装裱者的姓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范晔,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自晋代以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装裱技艺于南北朝已成为一门工艺。宋代以后,装裱技术越发完善,官方花院对书画装裱制度提出了不同规定。书画装裱对保护书画;提升书画的观赏性、审美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装裱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立轴也叫卷轴、挂轴,是书画装裱的一种款式。即是装裱物可以卷起来收藏和悬挂的书画作品。它是最古老、最早出现的一种装裱形式。各式书画立轴的镶料,不论采用何种材料,其左右两边的宽度都是对等的,天地长度的比例以6:4为宜。立轴类的品式较多,但它的组成部分都有其共同规律的,即均由天地头、框档、隔水、警燕、包首、下搭角、天地杆、签条等部分组合而成。

下面以刘鸿渊的“仕女”为例,简要介绍字画装裱的数道流程。

一、字画信息登录

IMG_0122.jpg

装裱前


IMG_0346.jpg

装裱后


经过老师的指导,每一个学员把自己带来的藏品进行了装裱前的现状描述。我带的字画为刘鸿渊“仕女”图,品相一般,有多处折痕、断裂,有较少虫蛀,有水渍、茶渍,有霉点,皱褶多。修复前拍照、存档,日后有条件对每件裱件还要进行PH值测定等等,做好记录。


表1书画基本信息

收藏单位 扬州博物馆 名  称  刘鸿渊“仕女”

年  代 民国  类  别 立轴

画心尺寸(cm) 95×41.5cm 质  地 纸本

修复人员 周学山 修复时间间 2013.04.15-05.13


表2书画病害记录及图片


序号 部位 病害类型 是否 图片 备注

A 画心 残缺

皱褶 √

折痕 √

污渍 √ 水渍。茶渍

断裂 √

粉化

动物损害 √ 虫蛀

微生物损害

写印色料褪色

写印色料晕色

其它

B 装裱材料 空壳 √

脱落 √

污渍

动物损害

微生物损害

其它


二、清洗

本画芯较完整,脏物又不太甚,着色较牢固,只用80℃左右水淋洗几次,同时进行闷湿,清洗到没有黄水为止。最后用凉清水清洗一次,起到固色的作用。冲洗后的画芯反铺案台上,用毛巾吸干水份、刷平、待揭。

IMG_0139.jpg 清洗

三、揭芯、补破残

揭芯工作是修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揭,就是揭去原裱的禙纸或托芯纸,其中揭托芯纸是关键中的关键。托芯纸,是指和画芯直接粘连的一层纸,术语也称“命纸”。命纸揭不好会将画芯揭损,揭荒,从而减少画芯的寿命。揭命纸最忌讳揭得厚薄不均,或东揭一块、西拉一片,致使出现无洞成为有洞、小洞变大洞的“满天飞”现象。揭芯贵在谨慎、耐心,无论纸本或绢本画芯,揭之前均需先把画芯湿润透,淋洗干净,在未干前进行。破损较严重的纸本画芯,为便于揭后起台,应在台上衬垫绢或素白花绫,衬垫时先把绢或绫潮水刷平在台上,再把画芯刷平在绢或绫上待揭。绢或绫还要用浆水在四周固定,使揭芯时不会移位,也不会出现画芯丝纹错叠的现象。难揭的大幅旧画,一天揭不完,可在每天工作结束时,用湿毛巾或纱布将整个画芯盖好,以便次日继续揭芯。所盖的湿毛巾水份要充足,否则台上待揭的画芯会因失水干燥翘起,从而绷裂,严重的往往无法挽救。此外,画芯上所盖的毛巾或纱布,第二天如欲再用,必须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后方可继续使用,不然时间一长,就会因毛巾或纱布的湿度大而导致画芯上霉。江苏地区尤应注意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旧画修补,必须先审视画芯所用的材料,尽量配与原画芯相似或基本一样的材料来补全破洞及残缺部分。如画芯色泽上有差异,可进行染色。但染制的颜色一定要浅于原画芯。补时先用快刀或手指将破洞或破裂处四周刮磨成斜坡形,然后用毛笔在磨好的坡面上刷浆水,选配好的补料对准纹路粘贴上,用手按牢。补料贴上后,趁湿将四周接缝处用马蹄刀刮成和画芯破处四周相对应的斜坡形,并力求使补口的四周厚薄和画芯其他部分一样,不能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整托隐补,先把画芯与配好相近的托纸托好上墙,干后在托纸的背后按破洞或裂缝的大小贴补,即通常所说的“隐补”。隐补的纸先需按破洞的大小配好,再刷浆,然后补上用手按牢。同时趁湿将隐补的纸沿破裂四周磨或刮出斜坡面。隐补的托纸浅于原画芯的色泽,补好后等干,再用快刀把多余不平的刮平整。

旧画芯,尤其是绢本托芯后会出现许多横向的断裂折缝。折缝处粘贴0.3毫米左右的纸条,术语称“嵌折”,嵌折所用纸条的厚薄与画芯要适宜,要干净整洁,颜色以白为宜。嵌折时先在纸条上刷浆,然后将纸贴在折缝上,用手抚平、贴牢即好。

 

嵌折


揭补工作以后,再次把旧画芯托好,一般不能当时贴墙,那样会因旧画芯质地脆弱而产生绷裂现象。有效的方法是画芯托好后,待晾干,再潮水贴墙。

IMG_0150.jpg 揭芯

四、全色

旧画芯揭补、托芯工作做好后,需进行全色。为了使全色对画芯破残处的颜色不透、不渗,先要在托好的画芯正面破洞处用小笔上一层兑好的胶矾水,然后在反面刷一层胶矾水,等一会贴墙绷平,干后进行全色。

全色,即是在画芯破残之处补上同原画相同的颜色,通常与接笔工作同时交叉进行。全色时先观察和审视旧画芯上的颜色以及这些颜色是由哪几种颜色调配的,然后根据需要调配颜色。配色的要点是,无论调什么色,均应以一种色为主,再调入其它色。调配的颜色应浅于画芯底色。浅了,可加全一次或多次,深了就难办了。全色的光线以不夺目刺眼,且又明亮的自然光为宜。全色时,不论坐着或站着,位置和方向要选择正确。光线最好从左侧照射,画面的下端靠近自身,这样全出的色方能较准确。全色时应按先小块后大块、先边口后中间的顺序。这是因为,先全小块和边口容易看出所全之色准确与否,便于调整色水。全边口时千万不能将色沾到破残边口的口上,那样会出现补口的“黑眼圈”现象。全色以一次达到要求最理想。但由于颜色湿的时候一般显得深,干后即会浅于原全的颜色,故往往一次不能奏效,这样就要加全一至二次。为了使全色能取得较佳效果,就需耐心地加全,直至达到目的为止。

IMG_0290.jpg 全色


五、浆糊

浆糊是装裱工作中唯一的粘连剂。这是因为装裱中各类裱件的纸、层与层之间的粘连,全赖浆糊。装裱工作人员均需做到会调糊,善用浆。浆糊制熟后,放在冷水中保存。冬季两天换一次水,夏季一天换一、两次清凉水,可保存半月左右,浆糊发酵变质或因低温结冰都影响粘度,不能用,才打好的熟浆“火”大也不能使用。装裱用浆易淡勿浓,养几日再用为好。用浆得法,卷展舒服,粘连得宜。用浆乃装裱的关键,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做到心中有底,上手有数。只有长期摸索才能掌握住用浆的准确,使裱件不脱,不空,平软舒挺。


六、覆褙

古旧字画的覆褙同新画覆褙基本相同。新旧字画镶棱配色要得当,需选用和作品和谐的色调。色彩和色调对比不能太强,镶料的颜色一定要浅于书画作品的颜色,即是在色阶上浅于作品。如做暖色,不宜太深,深了显得过“火”。色彩选配得当,能给人清雅大方之感,从而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覆褙


结 束 语

很快,一个月的课程结束了。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书画装裱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我是一个初学装裱者,承蒙南京博物院、苏州美术学院领导厚爱,和各位老师的热情指导、传授,我对书画装裱流程有了进一步了解。不光了解到藏品旧画的“洗、揭、补、全、装裱”等知识,还让我懂得了保护与修复的原则:对博物馆的馆藏字画以保护为主。抢救性保护,不能轻易动手,更不能有任何再破坏,修旧如旧,最少干预,尽量保持原貌。装裱前做好价值评估,藏品的等级、同时代的作者地位、现状描述,质地、破损的部位、坏到什么程度,都要说清楚。同时修复前拍照,修复后拍照存档;对旧画尽量不用药水洗,把字迹、颜色的成分搞清,掉色的用胶矾水固色。对每一件字画文物都要做修复方案,包括可行性分析,方案报告,需用材料等。

博物馆纸质文物的保护,不仅是技术措施性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加强意识管理、职业道德和自我素养的提高。因为工作单位的特殊性,更要比普通从业人员更专业,不能由于自己的方法不当,而造成损坏。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除了再次感谢南博的领导和老师的教导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我多了一帮裱画学友。日后工作中遇有难题,除请教老师外,我们同学之间还可用电话联系,共同解决难题,共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我日后回到单位还要巩固有关知识要点,手艺就是要多做,从做中找到特点,争取做到“精、净、平、薄”,精工细作,精益求精。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5000245号 公安备案: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808号 版权所有 2015 扬州博物馆 地址: 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468号 邮编:225002 电话:(86)0514-85228003